MY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杨林戍

杨林戍

在今内蒙古苏尼特左旗西北。明金幼孜《北征录》:永乐八年(1410),朱棣北征,四月“十二日发归化间……行二十余里,地多美石,有如琥珀、玳瑁、玛瑙、碧玉者,其光莹然,同行好事者,下马拾以为玩。午至杨林戍地,亦有美石,但不如前所见者之佳”。《清一统志·苏尼特部》:杨林戍“在旗西北,为度漠处”。


猜你喜欢

  • 石油溪

    在今四川重庆市东南。清乾隆《巴县志》卷1:石油溪“有石井现出油,可取供灯火”。

  • 方城

    ①战国燕邑,后为赵地。在今河北固安县西南十七里方城村。《史记·赵世家》:悼襄王二年(前243),“李牧将攻燕,拔武遂、方城”,即此。西汉置方城县。②在今河南淮阳县东南四十里。《魏书·地形志》 陈郡项县

  • 壶头山

    ①在今湖北崇阳县北二十五里。《元和志》卷27唐年县: 壶头山 “在县 (旧治) 东北六十里”。《寰宇记》 卷112崇阳县: 壶头山 “在县东北,水路六十里。其山幽谷深邃,山下有溪穿入山中,名桃花洞水,

  • 逻里墟

    即今广西田林县 (乐里镇)。清时为逻里汛,有右江镇外委驻防。1953年田林县迁治于此。

  • 虎遥城

    在今河南邓州市西北六十六里南古县村。唐武德二年 (619) 移新城县于虎遥城。即此。

  • 红崖堡

    明置,属高台所。即今甘肃高台县西南一百二十里红崖子乡。清设守备。

  • 东燕郡

    十六国后赵置,属兖州。治所在东燕县(今河南延津县东北)。后改属洛州。北魏废。东晋初置,治东燕县(今河南延津县东北)。辖境相当今河南省延津县、滑县等地。北魏废。

  • 南沙河

    ①在今北京市海淀区西北。顾炎武 《昌平山水记》 卷上: 南沙河 “出昌平州西南五十里龙泉寺,合西山诸泉东流为南沙河”。经昌平县沙河镇东南窦各庄,与北沙河合。②在今山东长清县南二十里。《方舆纪要》 卷3

  • 小丙山

    亦作小景山。在今陕西略阳县南,与大丙山相接。《寰宇记》卷135兴州顺政县:“大景山、小景山,景字本为丙,国讳改之,并在县东南七十里。”

  • 贯河镇

    又名灌河镇。金置,属交河县。在今河北泊头市西黄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