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栾店
即今河南武陟县治木城镇。《明史·河渠志五》:万历三十三年(1605),范守己言:“近者十年前,河沙淤塞沁口,沁水不得入河, 自木栾店东决岸。”即此。1939年武陟县徙治于此。
在今河南省武陟县境,濒沁河。为县内最大的市镇。明嘉靖、万历间沁河曾决于此入卫河,危及卫辉府地。
即今河南武陟县治木城镇。《明史·河渠志五》:万历三十三年(1605),范守己言:“近者十年前,河沙淤塞沁口,沁水不得入河, 自木栾店东决岸。”即此。1939年武陟县徙治于此。
在今河南省武陟县境,濒沁河。为县内最大的市镇。明嘉靖、万历间沁河曾决于此入卫河,危及卫辉府地。
清光绪年间置,在今新疆轮台县东策云乡。清宣统 《新疆图志》 卷81轮台县: 策达雅驿“一名策特尔。回语谓毡庐也。旧曾安营于此,故名”。
在今江西樟树市东南。《寰宇记》 卷109吉州新淦县: 閤皂山 “在县北六十里淦山南一里,为神仙之攸馆”。《舆地纪胜》卷 34 临江军: 閤皂山 “ 《临江志》 云,山形如閤,山色如皂,故以名云。道书第
故地或以为在今缅甸阿拉干。是唐时通天竺道路所经。唐樊绰 《蛮书》 卷10: “弥诺国、弥臣国,皆边海国也。”
西汉置,属东平国。治所在今山东汶上县北。南朝宋改为平陆县。古县名。西汉以平陆邑置,治今山东省汶上县北。属东平国。因西河郡有平陆县,故称东平陆县。南朝宋改为平陆县。
即今辽宁凌源市东南七十里四官营子镇。民国熊知白《东北县治纪要》热河凌源县:“四管营子距县市七十里。户数二百五十,人口二千。”
清顺治十年 (1653) 改岩门砦置,属黄平州。治所即今贵州黄平县东南岩门司。后废。
明置,在今广西全州县西南六十里。清于此置巡司。见“山枣”。
即今山西临猗县西角杯乡。清雍正九年(1731)移吴王寨巡司于此。后废。
在今广西钦州市西南三十里。明洪武十年(1377)置巡司于此。清乾隆四年(1739)移治大寺墟(今钦州市西北九十里大寺镇)。
南宋绍兴中置猛虎巡司,属南丰县。在今江西南丰县南五十里。元初改为猛虎寨,元末废。在今江西省南丰市南。南宋初置巡检司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