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水源墓
在今江苏南京市挹江门内归云堂路东侧睦寡妇山上。是迄今发现的惟一一座太平天国重要人物墓葬。曾水源是广西武宣人,曾参加金田起义。1853年授天官右丞相,次年升天官正丞相,后以太平天国内部矛盾而被杨秀清杀害。现存太平天国于1859年重修墓地时所立墓碑,高94厘米,宽50厘米,碑上阴刻 “天朝元勋曾水源之墓”。
在今江苏南京市挹江门内归云堂路东侧睦寡妇山上。是迄今发现的惟一一座太平天国重要人物墓葬。曾水源是广西武宣人,曾参加金田起义。1853年授天官右丞相,次年升天官正丞相,后以太平天国内部矛盾而被杨秀清杀害。现存太平天国于1859年重修墓地时所立墓碑,高94厘米,宽50厘米,碑上阴刻 “天朝元勋曾水源之墓”。
在今福建南安市西。《方舆纪要》 卷99泉州府南安县: 英芨山 “在县西五十里。山势盘踞数十里, 中峰尖而势差伏, 旁二峰两翼张, 如鹰振翼,一名鹰山。下有英洋溪,俗名英
即今安徽黟县东南十五里东源乡。始建于宋,为州城西通黟、祁传递信息的驿铺所在。现存古民居建筑群落,体现古徽派建筑特色和艺术水平。
亦名先主祠、武侯祠。即今四川成都市南武侯祠。明张瀚 《松窗梦语》 卷2西游记: 成都城 “南门曰中和,桥曰万里。正南二里为昭烈祠,坊曰: ‘同伸大义’,中记昭烈,而孔明、关、张配之”。
清光绪年间置,在今新疆温宿县东北盐山口。宣统《新疆图志》卷81温宿县:阿尔巴特驿“即盐山口”。
①隋仁寿元年 (601) 改广州置,治所在南海县 (今广东广州市)。辖境相当今广东东至翁源、龙门、增城、东莞、宝安、深圳等市县; 北至南雄、仁化、乐昌等市县; 西至乳源、英德、怀集、广宁、四会、佛山、
元至元二十年(1283)升北胜州置, 属丽江路。治所在今云南永胜县北四里大树坪。《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 职方典永北直隶厅:“元以兵自北来,首捷此土,故名北胜。”辖境约当今云南永胜、华坪两县地。明洪
即尉子桥。在今安徽含山县北四十八里。《金史·海陵纪》: 正隆六年 (1161) 大举伐宋,“败宋兵于蔚子桥”。
即今江苏金湖县东南闵桥镇。旧属高邮县。清嘉庆《高邮州志》卷1有闵家桥义渡。
南齐置,为安昌郡治。治所在今广西合浦县北。梁、陈时废。古县名。南朝宋泰始七年(471年)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合浦县北。为安昌郡治。南朝梁、陈时废。
元至元十五年 (1278) 置,属威州。治所在今云南楚雄市境。至元二十一年 (1284) 废入威楚县。古县名。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置,治今云南省楚雄市境内。属威楚路。至元二十一年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