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曼飞龙塔

曼飞龙塔

又称飞龙白塔。在今云南景洪县西南勐龙镇北四里曼飞龙山上。建于清乾隆时期,系小乘佛教建筑,砖石结构,为八角金刚宝座塔,由大小九塔组成。主塔居中,挺立峭拔,通高16.29米; 八个小塔分列八角,通高 9.1 米。塔形呈葫芦状,塔身洁白,有各种精美的浮雕、塑饰和彩画,造型优美。1988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云南省景洪市大勐龙乡曼飞龙村后山上。塔群由大小九塔组成。洁白的塔身,金色的塔尖,宛如玉笋破土而出,因有笋塔之称。塔为砖石结构,建于傣历五六五年(1203年),系南传上座部佛教建筑。塔群建筑在圆形基座上,基座高3.2米。主塔居中,挺立峭拔,通高16.29米;8个小塔分列八角,通高8.3米,座下设佛龛,龛内供佛像。每座塔的塔身均作覆钵式建在三层莲花须弥座上,塔刹由莲花座托上的相轮、宝瓶组成。在正南向龛下的原生岩石上,有一人踝印迹,传为释迦牟尼的足迹,因而兴建此塔。塔上的各种雕塑、浮雕、彩绘,造型优美,秀丽和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曼 飞 龙 塔


猜你喜欢

  • 八寨

    明上林、忻城二县境红水河(泥江)两岸八个村寨之总称。《方舆纪要》卷109上林县“周安堡”条:“八寨者曰思吉、曰周安、曰古卯、曰古蓬、曰古钵、曰都者、曰罗墨、曰剥丁,后又益以龙哈、布咳为十寨。其地东达柳

  • 米粮川

    即今陕西镇安县东南米粮镇。清魏源《圣武记》卷9:嘉庆三年(1798),“贼(指白莲教徒)溃遁五郎,为乡勇所遏,东趋镇安。德楞泰驰赴米粮川,扼其赴山阳之路”。

  • 雅尔拉沙木贝冈里

    即今西藏乃东县与隆子县交界处之亚拉香波。清乾隆 《西域同文志》 卷19: “西番(藏) 语: 雅尔拉,佛地也。沙木贝,自在也。冈里,雪山也。山多雪,为佛示现处,故名。”

  • 云台

    ①又名平台。明置,在今北京市故宫保和殿后,为召见群臣之地。清《日下旧闻考》卷34引《芜史》:“(建极)殿居中向后,高踞三缠白玉栏干之上者云台门也。两旁向后者,东曰后左门,西曰后右门,即云台左右门,亦名

  • 杂隅

    又作杂瑜。即察隅。今西藏察隅县。清末《西南野人山归流记》所附《程凤翔杂隅详情禀》称:“夫桑昂为东南第一重镇,而杂隅实商务第一关键,沿江六百余里,重关叠险,天堑实多,诚有得之则可以自固,失之则不能自守之

  • 艮岳

    北宋宣和四年(1122)改万寿山为艮岳,在今河南开封市东北隅。《宋史·地理志》 东京:“宣和四年,徽宗自为艮岳记,以为山在国之艮,故名艮岳。蔡絛谓初名凤凰山,后神降,其诗有‘艮岳排空霄,’因改名艮岳。

  • 云南中卫

    明洪武十六年(1383)置,属云南都司。治所即今云南昆明市。清康熙七年(1668)废。

  • 三岔坪

    在今湖南吉首市西南二十里。清严如熤《苗疆险要考》谓“两面高山,中有田坪,涧水潆洄,苗寨左右环列”。为清乾隆、嘉庆年间苗民起义首领吴廷举出生地和发难处。

  • 五华山

    ①在福建古田县西南。明王应山《闽都记》卷30古田县:五华山“在县西南崇礼里。五峰连峙,峭拔千仞,亦名仙山。山上有仙楼、道院、邑人祷雨于此,又名大佛岭”。②一名五花山。在今湖北天门市东北七十里。《寰宇记

  • 南汇 (匯) 镇

    民国时置,属嘉兴县。即今浙江嘉兴市东北三十六里南汇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