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邮亭
在今陕西临潼县东七里。《汉书·张良传》:汉高帝十一年(前196),黥布反,高祖自将而东,“良疾,强起至曲邮”, 见高祖。即此。《寰宇记》卷27昭应县:曲邮亭“张良送汉高祖处也”。
在今陕西临潼县东七里。《汉书·张良传》:汉高帝十一年(前196),黥布反,高祖自将而东,“良疾,强起至曲邮”, 见高祖。即此。《寰宇记》卷27昭应县:曲邮亭“张良送汉高祖处也”。
即今陕西清涧县北师家川。清光绪《陕西全省舆地图》清涧县:东北乡大村有师家川。
在今四川乐山市东三里乌尤山。《宋史·度宗纪》:南宋咸淳九年(1273)九月,“成都安抚使昝万寿城嘉定乌尤山”,即此。
在今福建建阳市东南五十里洪山之北。峰峦雄踞一方。朱熹诗: “闻道黄杨山上头,千峰环抱百泉幽。”
即今新疆西南部和田河西源喀喇喀什河。源出和田县西南喀喇昆仑山,东北流折西北流,至和田县北与东源玉龙喀什河谷,称和田河。清宣统《新疆图志》 卷67: 和阗河 “一源出昌器满达坂北麓,东北流,经和阗城西曰
西晋太康三年 (282) 置,属晋安郡。治所在今福建长汀县东南。南朝宋废。古县名。西晋太康三年(282年)置,治所在福建省长汀县东南。属晋安郡。南朝宋废。
春秋晋之梗阳县,西汉降为梗阳乡。故址即今山西清徐县治。
即古武列水。在今河北承德市北。《清一统志·承德府二》: 热河 “在府东,……三源合而西南流,径黄土坎行宫及钓鱼台行宫之东,又西南流环避暑山庄之东。行宫内有温泉,流出注之,始名热河。南流折而东,复折而南
又作九里。在今河南巩义市南。《韩非子·说林上》:“魏惠王为臼里之盟,将复立天子。”即此。古邑名。又作九里。战国魏邑。在今河南省巩义市南。《韩非子·说林上》:“魏惠王为臼里之盟,将复立于天子。”即此。
在今山东曹县西北。《史记·封禅书》:“黄帝得宝鼎宛朐。” 即此。秦置宛朐县。亦作冤句。
即安乐县。在今四川眉山县东北二十里太和镇。《旧唐书·地理志》:“后改通义为安洛,又复为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