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女城
亦作羯若鞠阇、罽饶夷城。在今印度北方邦境内之卡瑙季。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卷5:“羯若鞠阇国人长寿时,其旧王城号拘苏磨补逻(唐言花宫)。”即曲女城。“时戒日王将还曲女城设法会,……经九十日,至曲女城,在殑伽河西大花林中”。
亦作羯若鞠阇、罽饶夷城。在今印度北方邦境内之卡瑙季。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卷5:“羯若鞠阇国人长寿时,其旧王城号拘苏磨补逻(唐言花宫)。”即曲女城。“时戒日王将还曲女城设法会,……经九十日,至曲女城,在殑伽河西大花林中”。
隋大业元年 (605) 置,为农州治。治所在今越南平治天省广田县东香江与蒲江合流处。三年(607) 为海阴郡治。后废。古县名。隋大业元年(605年)置,治今越南承天-顺化省广田县东。属海阴郡。后废。
在今湖北郧县东。《寰宇记》 卷143郧乡县: 兜牟山 “在县东十里。即汉中郡与南阳郡分界处”。
亦名铁公铺、铁冈铺。即今湖南衡南县(衡阳市) 西南四十里铁市乡。唐代即有铁矿铺之名,以在此开采铁矿而得名。
在今湖北蕲春县西南蕲州镇西。《方舆纪要》 卷76蕲州: 鸿宿洲 “在州西二里。《旧志》,县西 一里江中有隆矶。……隆矶西里许为鸿宿洲。秋冬鸿雁多集于此。一名金沙洲”。
在今四川平昌县北。清道光《巴州志》卷1:白土坪“在州东一百六十里。宋向铨、谭渊战元兵处”。
在今广东翁源县东。《方舆纪要》 卷102翁源县: 梅花隘 “在县东南百二十里,亦接河源县境”。
北宋置,属繁畤县。在今山西繁峙县东北一百一十里。
在今浙江桐庐县东北窄溪镇。明隆庆三年(1569) 移桐江巡司于此。即今浙江省桐庐县东窄溪镇。明隆庆三年(1569年)移桐江巡检司治此。
在今广东惠来县北。《方舆纪要》卷103惠来县:五潮山在“县北三十里。形势雄伟,高耸如屏,为县枕山。山西有普陀岩,岩口有潭,常盈不竭”。
在今山东费县西北三十里。《方舆纪要》 卷33费县: 浚河 “源出聪山,东南流,合于祊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