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木河
亦作阿木河、阿梅河、阿母没辇。即今中亚之阿姆河。《元史·郭宝玉传》: 甲戌年 (1214)讨西辽遗族,“进兵下挦思干城,次暗木河”。
亦作阿木河、阿梅河、阿母没辇。即今中亚之阿姆河。《元史·郭宝玉传》: 甲戌年 (1214)讨西辽遗族,“进兵下挦思干城,次暗木河”。
又作平嘉山、彭家山。即今台湾东北彭佳屿。明夏子阳《使琉球录》:“过平佳山”,即此。古岛屿名。即今台湾省基隆市东北海中彭佳屿。明夏子阳《使琉球录》:“过平佳山。”即此。又作彭家山(见《顺风相送》)、平嘉
①在今湖北嘉鱼县东北。《水经·江水注》:港口“南对龙穴洲,沙洲之下尾也。洲里有驾部口。宋景平二年迎文帝于江陵,法驾顿此,因以为名。文帝车驾发江陵至此黑龙跃出, 负帝所乘舟,……故有龙穴之名焉”。②在今
在今河北徐水县北。《宋史·河渠志五》:明道二年 (1033),刘平奏: “自边吴淀望赵旷川、长城口,乃契丹出入要害之地。” 即此。
唐铸钱地。在今山西翼城县北。《新唐书·地理志》: 绛州翼城县有铜源钱坊。《清一统志·平阳府》: 蜀山 “在翼城北三十里,相传旧铸钱处,唐铜源监置此”。唐置钱坊,在今山西省翼城县东。《新唐书·地理志》:
1937年伪满置,为牡丹江省公署驻地。治所即今黑龙江省牡丹江市。1943年10月后为东满总省公署所在地。1945年划归松江省。1954年划归黑龙江省。简称牡。在黑龙江省东南部,东邻俄罗斯。面积4.1万
即今广东遂溪县东南黄略镇。清光绪 《广东舆地全图》 遂溪图: 县东南有黄略。
在今福建惠安县西南。《方舆纪要》卷99惠安县:马山埭“在县西南二十五里马山下。埭以山名。《志》云, 县南为马山埭, 其上流为下曾、黄坑等溪,俱在县西二十余里,南流由埭以入海”。
①一名吴山。中条山支脉。在今山西运城市东南,跨夏县、平陆界。《水经·河水注》: 沙涧水“北出虞山,东南径傅岩”。②又名海隅山、海禺山、海虞山、海巫山、乌目山。在今江苏常熟市 (虞山镇) 西北。《越绝书
明洪武初置,在今湖北巴东县南,接鹤峰县界。《方舆纪要》卷78巴东县“连天关”条下:“又石柱关在县南五百里, 向设石柱关巡检司。隆庆四年改野三关巡司。《志》云:县东南二百五十里有石柱山,关盖因以名。为扼
即今河南登封市西北嵩山。一说另有嵩丘山。晋潘岳 《怀旧赋》: “前瞻太室,傍眺嵩山。”李善注引 《河南郡图经》 曰: “嵩丘在县西南十五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