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景真八角亭

景真八角亭

在今云南勐海县城西二十八里景真山上。建于清康熙四十年 (1701,傣历1063年)。傣语称 “窝苏”,意为举行宗教仪式之地,或高级僧侣活动的经堂。高21米,由座、身、顶三部分组成。座为折角亚字形砖砌须弥座。身四面立砖柱十六根,用砖墙连接,墙内外抹浅红色泥皮,镶各种彩色玻璃,并用金银粉印各种花卉、动物、人物图案。顶为木构八角顶,自下而上构成十层屋檐,面铺平瓦。屋脊安装各式传统花鸟陶器饰物,檐系铜铃,刹杆装有花卉图案银片,造型美观。是傣族佛教建筑艺术中的精品。1988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云南省勐海县城西14千米景真山上。初建于傣历1063年(1701年),1978年重修。高15.42米,宽8.6米,由座、身、顶三部分组成:座为折角亚字形砖砌须弥座;身为多角的砖砌墙,开四门,墙面内外抹浅红色泥皮,镶各种彩色玻璃,并用金银粉印出各种花卉、动物、人物图案,光彩夺目;顶为木结构,呈锥形多层屋檐,面铺平瓦,如鱼鳞覆盖,屋脊上安装各式传统花鸟陶器饰物,檐系铜铃,刹杆装有花卉图案银片。建筑玲珑华丽,造型美观,是傣族佛教建筑艺术中的精品。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景真八角亭


猜你喜欢

  • 乌雷山

    在今广西钦州市东南。《方舆纪要》卷104钦州:乌雷山“在州西南大海中,入安南之要道也。唐乌雷县以此名”。

  • 勒河

    又作沁河。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乌苏里江下游。清 《乾隆内府舆图》 作 “勒必拉” 河齐召南 《水道提纲》 卷25: 乌苏里江与和洛河相会后,“又西北流百余里,经噶山三,又有沁河自东南来注之”。

  • 亚父山

    在今安徽巢湖市东十里。《隋书·地理志》:庐江郡襄安县有亚父山。《寰宇记》卷126巢县:“亚父山在县东十里。汉居巢人范增,楚王立为亚父,死于山傍,故曰亚父山。”

  • 裴家营堡

    即今甘肃古浪县东裴家营乡。《清一统志·凉州府二》: 裴家营堡 “城周四里有奇,本朝初设守备,今改把总”。

  • 高原县

    蒙古中统四年 (1263) 改柔远县置,为隆兴路治。治所即今河北张北县。元为兴和路治。明洪武中废。古县名。蒙古改柔远县置,治今河北省张北县。为兴和路治。明洪武三年(1370年)为兴和府治。后废。

  • 象明县

    1927年由普思沿边行政总局第6区析置,属云南普洱道。治倚邦 (今云南勐腊县西北一百六十八里倚邦街)。1929年撤销,并入镇越县。旧县名。1927年置,治倚邦(今云南勐腊县勐腊镇西北倚邦街)。1929

  • 矾 (礬) 山

    ①在今河北涿鹿县东南六十里。《辽史·地理志》 矾山县: “有矾山。”②一名昆山。在今安徽庐江县东南四十里。《方舆纪要》 卷26庐江县 “梅山” 条下: “又有矾山,在县南四十里,产矾。”③在今河南南召

  • 大座堡

    明置,属宣化县。在今广西南宁市东北。《方舆纪要》卷110南宁府宣化县“三官堡”条下:大座堡“在府东北三十里。防宾州武缘诸山寇”。

  • 云母山

    ①在今安徽凤阳县东南。《寰宇记》卷128钟离县:云母山“一名濠上山。在州东南三十里。按《神仙传》云:云母,彭祖服食之时,人共传采于此山。今或有道者采取而已”。②在今广东增城县东北。《寰宇记》卷157广

  • 南谯城

    在今安徽全椒县北二里。《舆地纪胜》 卷42滁州: 南谯城 “在全椒县北二里尹村”。《方舆纪要》 卷29全椒县 “丰乐城”条下: “又县北二里有南谯城,或以为梁南谯州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