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昌虑县

昌虑县

东汉改昌虑侯国为县,属东海郡。治所在今山东滕州市东南六十里。建安三年 (198),曹操平吕布,于此置昌虑郡,不久废。西晋属兰陵郡。南朝宋为兰陵郡治。北魏属兰陵郡。北齐废。


古县名。西汉置,治今山东省滕州市东南。属东海郡。甘露元年(前51年)改置为昌虑侯国。东汉国除仍为县。建安三年(198年)于此置昌虑郡,寻省。西晋元康中县属兰陵郡。南朝宋为兰陵郡治。北齐、魏仍属兰陵郡。隋省。


猜你喜欢

  • 后梁

    南北朝时期萧氏在江陵建立的政权。南朝梁承圣三年(554)岳阳王萧詧降于西魏,次年被西魏立为梁帝,都江陵(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为西魏、北周的附庸。史称后梁, 又称北梁。隋开皇七年(587)废。传三世,

  • 峄水

    即今甘肃东南部藉河。源出甘谷县西南,东流经天水市入渭河。唐杜佑 《通典》 卷174: 藉水“一名洋水,今名峄水”。

  • 永通渠

    隋仁寿四年(604)改广通渠为永通渠。又名富民渠。起自今陕西西安市西北,引渭水东绝灞河,略循西汉漕渠故道,经临潼、渭南、华县、华阴四县市之北,东至潼关达黄河。见“广通渠”。

  • 巴峡

    ①指今四川奉节县东长江瞿塘峡和巫山县之巫峡。《资治通鉴》:南朝陈天康元年(566),“周信州蛮冉令贤、向五子王等据巴峡反,攻陷白帝,党舆连结二千余里”。即此。②即巴国三峡的简称。指今四川重庆市至涪陵市

  • 枝扈黎大江

    即今印度之恒河。《水经·河水注》:“康泰 《扶南传》 曰: 恒水之源,乃极西北,出昆仑山中,有五大源,诸水分流,皆由此五大源,枝扈黎大江出山,西北流,东南注大海。枝扈黎即恒水也。” 《史记·大宛列传》

  • 百颇州

    北宋置羁縻州,属雅州。治所在今四川泸定县境。后废。

  • 剑关

    即剑门关。在今四川剑阁县东北。《宋史·王全斌传》: 乾德中,自来苏砦 “出剑关二十里,至清强店,与大路合”。

  • 成都路

    元至元十三年(1276)改成都府置,为四川行中书省治。治所在成都、华阳二县(今四川成都市)。辖境相当今四川北川以南, 内江、井研以北,简阳、德阳以西,都江堰市以东地区。明初复改为成都府。蒙古入蜀,改成

  • 婺港

    即东阳江。兰江支流。在今浙江金华市南。《明史·地理志》 金华县: “城南有东阳江,亦曰婺港,自东阳县流经此。”即“金华江”。

  • 王家渡

    一作甲南市。即今湖南炎陵县西南二十五里王家渡镇。清光绪《湖南通志》卷1酃县图:县西南有王家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