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江苏南京经安徽芜湖至宣城(今宣州市)东南之孙家埠,长197公里。1933年动工修筑,次年建成。为了与京沪铁路相连接,1935年又动工修建了从南京中华门至尧化门的联络铁路线。1936年江南铁路修至江
在今广东始兴县南隘子镇西南六里满堂村。为客家围楼。清道光十三年 (1833) 动工修建,咸丰十年 (1860) 竣工。历时二十八年。是目前广东省内规模最大最具特色的客家民居。总体平面近似长方形,有十二
在今广西藤县西北五十里,浔江南岸。明、清置巡司于此。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藤县西北。本为覃姓土司,清设巡检司于此。
在今贵州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东北。《清一统志·大定府》 “黑章铺”条下:又有“四铺”等皆戍守处。集镇名。在安徽省濉溪县中部、界洪新河南侧。四铺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 6740。因在宿州西40华里,故名
即今江西大余县南黄泥巷。明、清皆有巡检驻防。
在今安徽潜山县西三十里驾雾冲。《方舆纪要》 卷26潜山县: 驾雾山在 “县南三十里。峰峦高峻,驾云雾之上。三国时魏人尝屯兵于此”。按,民国 《潜山县志》 卷1谓驾雾山在 “县西三十里,山峰高峻,云雾常
北宋政和五年(1115) 置,属长宁军。在今四川长宁县东南梅硐镇。元废。明于旧址置梅洞堡。
即今陕西宁陕县西北柴家关乡。明正德十六年 (1521) 置巡司于此。后裁。村名。在陕西省宁陕县西北部、蒲河西岸。属四亩地镇。人口700。传说唐初柴绍在此设关得名。明正德十六年(1521年)置巡检司。主
①在今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南、贺兰山之西。《明经世文编》卷69王越《平贺兰山后报捷疏》:弘治十年(1497), 明军出贺兰山,“地方宽漫,兵分奇正,疾驱长捣,遍历有水草虏可居止之处,朱谨抵长流水、乱井、王
一作塔失城站。元置,在今新疆伊吾县东南。明废。又作塔失城站。元置,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吾县东南。明时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