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北京市东城区府学胡同。元为柴市。《京师坊巷志稿》 卷上: 府学胡同 “其地元之禁市也。……元王恽 《中堂事纪》: 至元十六年,帅臣张宏范执文天祥至大都囚之,上屡欲赦出相之,不从。十九年十二月初九,
①在今浙江绍兴县西南。《舆地纪胜》 卷10绍兴府: 刻石山 “在会稽西南七十里。晋时王彪有《会稽刻石山》 诗”。因秦始皇曾至此刻石颂德而名。②即今浙江嵊县西南独秀山。宋高似孙 《剡录》卷2引 《十道志
①在今山西武乡县东十里。《清一统志·沁州》:石勒城“周四百六十步,相传石勒尝屯兵于此”。②在今河南洛宁县西洛水北岸,西接卢氏县界。《水经·洛水注》:高门水“出北山,东南流,合洛水枝津。水上承洛水,东北
在今四川成都市东二十四里正觉山麓。1979年清理发掘。据墓中出土的圹志记载,蜀僖王朱友壎系明献王朱椿世子朱悦燫的第三子。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封第十一子朱椿于蜀,友壎为第三代蜀王。宣德七年(1432)因其
清置,属沁源县。即今山西沁源县北郭道镇。在山西省沁源县中部。面积265平方千米。人口1.9万。镇人民政府驻郭道,人口6250。因郭姓首先在此开发居住,位于三岔路口交通要道处,故名郭道。1949年为沁源
1912年改奉议州置,属广西田南道。治所在今广西田阳县西南右江南岸旧城。1936年改为田阳县。旧县名。1912年降奉议州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田阳县西南旧城。1936年与恩阳县部分地合置田阳县。
清康熙三十年(1691)置,属黑龙江将军。治所在伊倭齐(今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光绪二十年(1894)改置布特哈副都统,徙治嫩江东岸博尔多站(今黑龙江讷河县)。三十一年(1905)裁副都统,
①北魏置,治所在涡阳城 (今安徽蒙城县东北涡河北岸刘寨村。后移今蒙城县)。景明中改为涡阳郡。②唐武德四年 (621) 置,治所在下蔡县 (今安徽凤台县)。辖境相当今安徽凤台县地。八年 (625)废。(
即自今陕西蓝田县东南行,过秦岭,沿丹水,至今河南西峡县之道路。沿途设驿站。《新唐书·地理志》: 商州 “贞元七年,刺史李西华自蓝田至内乡开新道七百余里,回山取途,人不病涉,谓之偏路,行旅便之”。《舆程
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筑。即今江西大余县东北小溪。明曾迁赤石岭巡司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