挞鲁古河
古作太沵河,他漏河、他鲁河等。即今吉林西北部嫩江支流洮儿河。《金史·地理志上》 长春县: “有挞鲁古河。” 即此。
古作太沵河,他漏河、他鲁河等。即今吉林西北部嫩江支流洮儿河。《金史·地理志上》 长春县: “有挞鲁古河。” 即此。
又作汾旁。在今山西襄汾、曲沃二县汾水流域。《左传》:桓公三年(前709), 曲沃武公伐翼,“逐翼侯于汾隰”。又《后汉书·西羌传》:周宣王三十八年(前790),“晋人败北戎于汾隰”。古地区名。指今山西省
在今越南东北部河北省陆岸河下游南、万安县东。元黎则《安南志略》卷1:万劫山“前控大江,后山万重,有茂林修竹,小桥流水之胜。兴道王隐其中”。
在今广东封开县东北。《方舆纪要》卷101开建县:大玉山在“县(今南丰镇)西三十五里。高百三十丈,周三十余里。青碧如玉。其旁为小玉山,高八十余丈,周五里,形势突兀”。
1933年2月川陕革命根据地由巴中县城区析置,曾为川陕省苏维埃政府驻地。治巴中城(今四川巴中市)。1935年3月废。旧市名。川陕苏区设。1933年析巴中县城区置。治巴中城(今四川巴中市巴州镇)。曾为川
西汉置,属九江郡。治所在今安徽淮南市东南。东汉改为西曲阳县。西汉置,治今安徽省寿县东北。东汉改为西曲阳县。
明成化十五年(1479)于花马池营置,属陕西都司。治所即今宁夏盐池县。正德元年(1506)改为宁夏后卫。明弘治七年(1494年)由花马池营改置,驻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正德元年(1506年)改置宁夏
一作郪丘。战国魏地。即今安徽太和县北六十里倪丘镇。《史记·苏秦列传》: 苏秦说魏襄王曰,“大王之地,南有鸿沟……新郪”。即此。西汉改为新郪县。古邑名。战国魏邑。在今安徽省太和县北。《战国策·魏策一》:
又名朝日坛。在今北京市朝阳区日坛路东侧。明嘉靖九年(1530)建,为明、清帝王春分日祭大明神(太阳)之地。现为日坛公园。
在今湖北大冶市西。《舆地纪胜》 卷33兴国军: 沼山 “在大冶县西五十里,近保安市。绝顶有寺,悬崖有塔”。
在今江苏六合县东南一带长江滨。《左传》: 襄公十四年 (前559) 秋,“楚子为庸浦之役故,子囊师于棠,以伐吴。吴人不出而还。子囊殿,以吴为不能而弗儆。吴人自皋舟之隘要而击之。楚人不能相救,吴人败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