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 (拏) 口寨
宋置,属邵武县。即今福建邵武市东南拿口镇。元置拿口巡司于此。明初废。清复置巡司。民国时称拿口镇。
宋置,属邵武县。即今福建邵武市东南拿口镇。元置拿口巡司于此。明初废。清复置巡司。民国时称拿口镇。
南齐侨置,属南汝阴郡。治所在今安徽合肥附近地。后废。
在今广东罗定市西五十里。《方舆纪要》卷101罗定州西宁县:天黄山“旧属泷水县。《志》云,泷水县西界瑶山凡六十五,此其一也。永乐中,叛瑶归化,后复据险为乱。万历四年,督臣凌云翼破其巢而殪之,境内以宁”。
即今河北故城县西南四十里瓦子庄乡。民国《武城县志》卷2:“西南九十一村并为一乡,名曰瓦子乡。”
即今河北香河县东二十五里渠口镇。《清一统志 ·顺天府四》: 渠口集 “旧有土堡,今圮”。
在今山东济南城西趵突泉公园内。元于钦《齐乘》卷2 “大明湖” 条载历下名泉,有 “柳絮”泉。清光绪 《山东通志》 卷28: “柳絮泉在金线泉东南角,泉沫纷翻,如絮飞舞。”
即牧马川。今四川双流县东南之府河。《寰宇记》卷85陵州籍县:“沐马川在州北一百二十五里。蜀先主于此置籍田,牧马于此江中,俗因名沐马川。”
明洪武初置,属同安县。即今福建金门岛西南金门旧城。外扼大、小担二屿之险,内绝海门、月港,为泉郡咽喉。明成化中或言孤岛无援,迁入厦门内港。明洪武时置,在今福建省金门县金门岛上。
即今江西金溪县西南、汝水(抚河)东石门乡。《清一统志·抚州府一》:石门渡“在金溪县西四十里。旴水与清江合流经此, 为四达之衢”。
北魏置,属荆州汉广郡。治所在今河南南阳县南。西魏废。古县名。北魏分南棘阳县置,治今河南省南阳市南。属汉广郡。西魏废。
夏代国名。在今山东平原县西北。《左传》:襄公四年(前569),魏绛曰:“有穷后羿。”《水经·河水注》:大河故渎“西流径平原鬲县故城西,《地理志》曰鬲津也。王莽名之曰河平亭,故有穷后羿国也”。鬲县故城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