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船埠
在今湖北潜江市东南四十里拖船铺。《方舆纪要》 卷77潜江县 “白洑驿” 条下: “其拖船埠近沔阳州界,哨守犹易。” 民国属沔阳县。
在今湖北潜江市东南四十里拖船铺。《方舆纪要》 卷77潜江县 “白洑驿” 条下: “其拖船埠近沔阳州界,哨守犹易。” 民国属沔阳县。
①又名博关。春秋时齐邑。在今山东茌平县西博平镇西北三十里。《史记· 田敬仲完世家》: 齐威王六年 (前351),“晋伐我,至博陵”。即此。汉至唐为博平县治。②东汉桓帝父刘翼之陵。在今河北蠡县南十五里。
①在今北京市延庆县东北三十八里香营乡西北。《方舆纪要》 卷 17永宁县: 黑峪口 “在县北,寇冲也。口西为白草窊等处,属夸驻牧于此”。②即今山西兴县西四十里黑峪口。《方舆纪要》卷40兴县: 黑峪口在
在今陕西商州市西仙娥峰下。唐李白曾游此,作有《春陪商州裴使君游石娥溪》诗。在今陕西省商洛市西仙娥峰下。唐李白曾游此,作有《春陪商州裴使君游石娥溪》诗。
即交趾。泛指今五岭以南地区。《墨子·节用》:“古者尧治天下,南抚交阯,北降幽州。”《史记·五帝本纪》:帝颛顼,“北至于幽陵,南至于交趾”。又帝舜“南抚交阯,北发”。《正义》:“阯音止,交州也。”即“交
即番禺。今广东广州市。《山海经·海内南经》: “桂林八树,在番禺东。” 《续汉书 ·郡国志》注及 《太平御览》 卷172引 《山海经》 并作 “贲禺”。《水经·泿水注》: “泿水东别径番禺,《山海经》
①即太胡山。在今河南泌阳县东北七十里。张衡《南都赋》:“天封大狐,列仙之陬。”《太平御览》卷43引《南阳图经》:“山有大石如狐。”故名。②一名大猿山。在今湖北随州市西南。《舆地纪胜》卷83随州:大狐山
亦称大良城。南宋淳祐三年(1243)建,为广安军治。在今四川广安县东北八十里大良乡。咸淳二年(1266)改为宁西军治。《元史·世祖纪》:至元三年(1266),“千户散竹带以嗜酒失所守大良平”。即此。
在今河南宝丰县西南二十五里大刘村东北隅。白朗(1873—1914)字明心。1912年组织农民武装在此起义,反对北洋军阀统治。次年4月攻克禹县(今禹州市),提出“打富济贫”口号,进军鄂、豫、皖边境。19
即蒙古土谢图汗部左翼前旗。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布尔根省赫希格温都尔西。
在今陕西蒲城县东南六十里。为唐折冲府。《方舆纪要》 卷54蒲城县: 温汤府 “有温汤,源出沮水岸,西流二里,仍入于沮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