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州府
元至正二十二年(1362)朱元璋改抚州路为临川府,不久又改为抚州府。治所在临川县(今江西临川市)。明初辖境相当今江西临川市及东乡、金溪、资溪、崇仁、乐安、宜黄等县地。万历后略有缩小。1912年废。
元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朱元璋改抚州路为临川府,寻又改抚州府,属江西行省。治所、辖境同抚州路。1912年废。
元至正二十二年(1362)朱元璋改抚州路为临川府,不久又改为抚州府。治所在临川县(今江西临川市)。明初辖境相当今江西临川市及东乡、金溪、资溪、崇仁、乐安、宜黄等县地。万历后略有缩小。1912年废。
元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朱元璋改抚州路为临川府,寻又改抚州府,属江西行省。治所、辖境同抚州路。1912年废。
在今广东广州市北越秀山之西。一名越王井、越冈,又名赵佗井。亦名鲍姑井。《舆地纪胜》卷89广州: 鲍姑井 “即万洪妻也。井在弥陀寺”。《明一统志》 卷79广州府: 越王井“在越秀山。一名赵佗井。南汉刘氏
①浦子口简称。即今江苏南京市西北浦口镇。②即涌口。在今湖北洪湖市境长江北岸。《宋书·刘道规传》: 东晋义熙六年 (410),讨桓谦,“水陆齐进,谦大败,单舸走,欲下就 (荀) 林,追斩之。还至浦口,林
西晋太和三年(368)置,属上洛郡。治所在今陕西洛南县东南八十里古城镇。北周为拒阳郡治。隋开皇五年(585)改名洛南县。古县名。东晋太和三年(368年)置,治今陕西省洛南县东南。属上洛郡。后废。北魏太
在今四川会理县西南鱼鲊乡。为金沙江主要津渡之一。同治 《会理州志》 卷2: 鱼鲊渡在 “治西南一百七十里”。
即富场。在今香港九龙东部。一说在今广东深圳市西。元 《宋季三朝政要》 卷6: 南宋景炎元年(1276),“景炎帝 (按: 即宋端宗赵昰) 趋于富阳”。阳为场之讹。
①东汉末吴分故鄣县置,属丹阳郡。治所在今安徽广德县西南。以西汉鸿嘉二年(前19)在黟县所置广德王国为名。西晋属宣城郡。南朝梁属广梁郡。陈属陈留郡。隋开皇九年(589)并入石封县。唐至德二年(757)改
①隋开皇十八年 (598) 改义乡县置,属熙州,大业初属同安郡。治所即今安徽望江县。取举目可望江流为名。唐武德四年 (621) 于县置高州,寻改智州。七年 (624) 属严州,后属舒州。南宋属安庆府。
即今浙江绍兴市南会稽山。系古代五镇之一。《新唐书·地理志》 越州会稽县: “有南镇会稽山。”
在今山西交城县西北二十里。《清一统志·太原府一》:石壁寨“在交城县西北石壁山上。一岭孤高,下视沟谷,极为险峻”。
东魏武定七年(549)置,为沭阳郡治。治所在今江苏沭阳县南三里。南朝陈太建五年(573)省入怀文县。古县名。东魏武定七年(549年)置,治今江苏省沭阳县南。属沭阳郡。南朝陈太建五年(573年)并入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