抃傍山
在今甘肃卓尼县西。《元和志》卷39临潭县:抃傍山“在县东十一里。抃傍,羌语也,羌语呼石为抃,呼高为傍,因以为名”。
在今甘肃卓尼县西。《元和志》卷39临潭县:抃傍山“在县东十一里。抃傍,羌语也,羌语呼石为抃,呼高为傍,因以为名”。
在今陕西略阳县西二十里嘉陵江边。《清一统志·汉中府二》: 郙阁 “在略阳县西。汉太守李翕建,有铭曰: 惟斯析里,处汉之右……”。在今陕西省略阳县西嘉陵江畔。东汉建宁中李翕主持建郙阁于此,以便行旅。
①西汉置,属汉中郡。治所在今陕西勉县东旧州铺。北魏属华阳郡。隋开皇三年(583)废。②南朝梁天监二年(503)置,属竟陵郡。治所在今湖北仙桃市南。《元和志》卷21复州沔阳县:“本汉云杜县地,梁天监二年
在今浙江绍兴县西南二十七里。《舆地纪胜》卷10绍兴府:兰渚山“去山阴二十七里。王右军所谓‘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是也”。南宋祥兴元年(1278),会稽唐珏等以石函葬宋六陵骨于此。古山名。又称兰亭山
清乾隆五十七年 (1792) 置,属西宁府。治所即今青海贵德县。1913年改为贵德县。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置,治今青海省贵德县。属西宁府。1913年降为县。
在今陕西永寿县西北。《方舆纪要》 卷54永寿县: 莫营关 “在县西南。后魏所置,为扼险之所”。北魏置,即今陕西省永寿县监军镇西北穆陵关。
商代方国。在今山东淄博市淄川镇西南。《左传·昭公二十年》: “晏子对曰: 昔爽鸠氏始居此地,季荝因之,有逢伯陵因之。” 杜预注: “逢伯陵,殷诸侯,姜姓。”古国名。商代方国。在今山东省青州市东北。《左
即今洱海。在云南西部,大理市东。汉至南朝称叶榆泽。《汉书·地理志》 叶榆县:“叶榆泽在东。”
一名新溪河。即今湖北蒲圻市西新店河。《元和志》卷27鄂州蒲圻县:“大嶓水,西北流入江。”
清置,属广宁县。即今辽宁黑山县西南羊肠河村。《清一统志·锦州府二》:中安堡“在广宁县东三十里。又东三里有高丽坂堡。又东十余里有羊肠河堡, 皆有城”。
即今无量山。在云南南部。唐代至清称蒙乐山,元至清又名无量山。《元混一方舆胜览》 开南州: 蒙乐山 “状若中国之崆峒,蒙氏封为南岳”。《明一统志》 卷87景东府: 蒙乐山 “在府北九十里。一名无量山。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