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湖镇
北宋置,属当涂县。即今安徽马鞍山市北之慈湖街道。
古镇名。即今安徽省马鞍山市东北慈湖。北宋属当涂县。
北宋置,属当涂县。即今安徽马鞍山市北之慈湖街道。
古镇名。即今安徽省马鞍山市东北慈湖。北宋属当涂县。
明洪武十九年 (1386) 置,属永宁州。治所即今贵州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南花江镇。清乾隆年间裁。“慕役” 系彝语音译,意为水井或龙井。明洪武十九年(1386年)改慕役寨置,治今贵州省关岭布依族苗族自
①又作熊溪。东汉、六朝武陵郡境内五溪之一。即今湖南沅江上游支流渠河。《舆地纪胜》 卷72靖州: 雄溪,“ 《皇朝郡县志》 云,雄江即渠河。潭江、沅江及沅州江等,会众水入于此江。九溪之中昔所谓雄溪江也”
①即今福建莆田县东北江口镇。北与福清县接界,为官道所经。清《乾隆内府舆图》:莆田县东北有江口寨。②在今贵州锦屏县南三里。《方舆纪要》卷121黎平府赤溪湳洞司:江口寨在“司(今锦屏县)南三里”。
西汉元鼎六年(前111)分武威郡置,治所在得县(西晋改名永平县,今甘肃张掖市西北四十里)。《汉书·地理志》 注:“应劭曰, ‘张国臂掖,故曰张掖’。”辖境相当今甘肃永昌县以西,高台县以
在今广东海丰县北二里。《宋史·文天祥传》:元至元十五年(1278)十二月, 从潮阳走海丰,“天祥方饭五坡岭,张弘范兵突至, 众不及战,皆顿首伏草莽。天祥仓皇出走,千户王惟义前执之”。古山名。在今广东省
一作嘉裕桥。即今西藏洛隆县东北加玉桥。清乾隆《卫藏通志》卷4:嘉裕桥“番名三坝桥”。《西藏图考》卷3:嘉裕桥“番名三坝桥,一作三巴桥,一作嘉玉桥,又作假夷桥”。
元至元十四年 (1277) 改泰州军置,治所在海陵县 (今江苏泰州市)。辖境相当今江苏泰州、姜堰、如皋等市地。二十一年 (1284) 改为泰州。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改泰州置,治海陵县(今江苏泰州
又名廊坊镇。即今河北廊坊市。本属安次县,商业颇盛。1948年安次县迁治于此。1981年析置廊坊市。
在今四川平昌县北。清道光《巴州志》卷1:白土坪“在州东一百六十里。宋向铨、谭渊战元兵处”。
在唐长安城 (今陕西西安市) 内崇义坊。本隋正觉寺,唐初被毁。睿宗在藩时居此。乾封二年 (667) 移长宁公主佛堂于此,名招福寺。景云二年 (711) 中宗诏令寺中别建圣容院,描绘睿宗为太子时的真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