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慈恩寺

慈恩寺

①在今辽宁沈阳市区大南街中段东侧慈恩寺巷内。始建于后金天聪二年 (1628),后历经扩建和重修。寺院坐西朝东,山门内建筑分三路: 中路有天王殿、大雄宝殿、比丘坛、藏经楼; 南路为退居寮、厨房、司房、斋堂、禅堂、法师寮、佛学院; 北路有养静寮、客堂、念佛堂、方丈室、十方堂、库房等。慈恩寺是沈阳最大的寺庙,有 “十方丛林” 之称。现为沈阳市佛教协会所在地。

②在今陕西西安市南和平门外雁塔路南端。宋敏求 《长安志》 卷8: 大慈恩寺 “隋无漏寺之地,武德初废。贞观二十二年,高宗在春宫为文德皇后立为寺,故以慈恩为名”。五代王定保 《唐摭言》 卷3: “进士题名,自神龙之后,过关宴后,率皆期集于慈恩塔下题名。” 唐杜甫、岑参等皆有登慈恩寺塔诗。


在陕西省西安市南。唐贞观二十二年(648年)唐高宗李治为太子时,为追念其母文德皇后于隋无漏寺旧址建造,规模宏大,为唐长安城内最大的寺院。高僧玄奘曾在寺内专门翻译经、论达十余年,其后玄奘弟子窥基继续阐扬佛教法相唯识之学,开创宗派,因称慈恩宗。唐以后屡遭兵火。今寺为明清建筑。寺内有大雁塔。


猜你喜欢

  • 绥楞县

    1917年改绥楞设治局置,属黑龙江省绥兰道。治所在上集厂 (今黑龙江省绥棱县东南上集镇)。民国 《黑龙江志稿》 卷2: “境北有绥棱山,故名。” 1928年直属黑龙江省。1941年移治兴农镇 (今绥棱

  • 鸿德苑

    东汉雒阳苑囿。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南津城门外。《后汉书·桓帝纪》 载: 永寿元年(155) 六月,“洛水溢,坏鸿德苑”。即此。

  • 架哈汛

    在今云南丘北县西南。旧有外委戍守。

  • 功德寺

    在今北京市海淀区青龙桥西。创建于元天历二年(1329),初名大承天护圣寺。明宣德二年(1427)重修后,改名功德寺。

  • 胥岭

    在今浙江建德市东北六十四里。与桐庐县接界。宋 《淳熙严州图经》 卷2建德县: “北至分水县界六十里,以胥岭为界。”

  • 龙耳山

    ①在今湖南永兴县西二十里。《方舆纪要》卷82永兴县:龙耳山“周亘五十余里,南接郴州界”。《清一统志·郴州一》:龙耳山“双峰如龙耳,故名”。②在今四川旺苍县北部。《方舆纪要》卷68南江县:龙耳山“在县西

  • 阳市

    即羊市。为晋代洛阳市场。在洛阳城(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南。《太平御览》卷827引陆机《洛阳记》曰:“阳市在城南。”

  • 张村镇

    ①北宋置,属穰县。即今河南邓州市西北二十八里张村镇。②清置,属鄜州。即今陕西富县西南张村驿镇。(1)在山西省平陆县西部。面积98平方千米。人口2.7万。镇人民政府驻张村。人口970。元代张姓首居,故名

  • 明周王府

    在今河南开封市龙亭公园一带。是朱元璋第五子朱由吴王改封为周王后, 在其封国开封建造的王府。

  • 武始

    战国韩邑,后入秦。在今河北邯郸县西南五十里。《史记·秦本纪》: 昭襄王十三年 (前294),“向寿伐韩,取武始”。即此。西汉置武始县。古邑名。战国韩邑。在今河北省武安市南。《史记·秦本纪》:秦昭襄王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