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泽池
在今山西壶关县南。《清一统志·潞安府一》: 惠泽池 “在壶关县南门外,明洪武九年凿”。
在今山西壶关县南。《清一统志·潞安府一》: 惠泽池 “在壶关县南门外,明洪武九年凿”。
①北魏筑城,属阴槃县。在今陕西长武县西北三十里。《旧唐书·李怀光传》:“怀光频率师城长武,以处兵士,城据原首,临泾水,俯瞰通道, 自是为西边要防。”北宋咸平四年(1001)于此置长武县。②隋开皇中筑,
①北魏太和十七年(493)置,属广州顺阳郡。治所在今河南郏县东南。隋开皇初改名汝南县。②北齐武平四年(573)置,属谯州谯郡。治所在今安徽涡阳县东北二十六里龙山集。隋开皇九年(589)废。③北齐武平六
明洪武十二年 (1379) 置,治所在今贵州贵阳市东六十里。清雍正八年 (1730)废。
在今河北赤城县龙关镇北。《方舆纪要》卷18龙门卫: 洗马岭,“太宗北征次龙门,获北寇遗马二十余匹于洗马岭,即此处”。
元属察合台汗国。在今新疆博乐县,艾比湖之西。《西游录》 作不剌,《西使记》 作孛罗,《元史·地理志·西北地附录》 作普剌,《耶律希亮传》作不剌,均为同名异译。又作不剌(见《西游录》),又作普剌(见《元
在今湖南醴陵市东北三十里。《方舆纪要》卷80醴陵县:小沩山“众山环绕,湍流中出, 曰小沩泉。道书第十三洞天也”。
清置,属容城县。即今河北高碑店市东北五十里白沟镇。因白沟河而得名。在河北省高碑店市南部。面积53.5平方千米。人口4.2万。镇人民政府驻白沟,人口 6040。因临白沟河得名。1953年设乡,1958年
又名普照院。在今福建厦门市五老峰麓。《清一统志·泉州府》: 普照院 “(在) 厦门海岛五峰山中。五代时建,初名泗洲。宋治平中改今名。本朝康熙年间重建,改名南普陀”。在福建省厦门市五老山下。始建于唐。初
从河北宣化县经水磨房,至烟筒山铁矿区。长9.1公里。为京绥铁路 (今京包路) 支线。1918年建成。1922年被拆除。
东汉末置,属庐陵郡。治所在今江西万安县西北十五里遂川江口。三国吴改名新兴。西晋太康元年 (280) 复名遂兴。《寰宇记》 卷 109吉州太和县: 遂兴故县 “以在遂水口为名”。隋开皇中废。古县名。东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