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惠水县

惠水县

1941年改定番县置,属贵州省。治所即今惠水县。据1985年版 《贵州省志 · 地理志(上册)》 载: 惠水县 “以县境受涟江水利之惠得名”。


在贵州省南部。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面积2470平方千米。人口42.1万。辖8镇、17乡。县人民政府驻和平镇。宋为黔州所领羁縻南宁州地。元为程番武胜军安抚司。明洪武五年(1372年)改置程番长官司。成化十二年(1476年)于程番长官司置程番府。隆庆二年(1568年)府治徙贵州布政司城(今贵阳)。万历十四年(1586年)于旧程番府地置定番州,属贵阳府。清袭明制。1913年废州,改置定番县,属黔中道。1920年直属贵州省。1941年更名惠水县,因县境受涟江之惠,得名。1949年隶贵阳专区。1952年撤县改置惠水县苗族补伊族联合自治区,属贵定专区。1954年更名惠水县布依族苗族自治区,1955年改惠水布依族苗族自治县。1956年撤自治县复名惠水县,隶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1958年隶贵阳市,1963年复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地处黔南山地北部与黔中山原丘陵交错地带,苗岭南坡。涟江自北向南流贯西部,摆郎河流贯东部。喀斯特地貌发育。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农产有稻、小麦、玉米、油菜籽等。特产黑糯米。辉油金钱桔以味甜、皮薄著名。有煤、铁、砷、锑、水晶等矿。有机床、电机、造纸、农机、酿酒等厂。贵罗、谷大公路纵横县境,各乡镇均通汽车。羡塘燕子洞为罕见燕群栖息地,被列为州自然保护区。


猜你喜欢

  • 柏畅亭

    在今河北临城县西十五里东柏畅。汉元朔五年 (前124) 封赵敬肃王子终古为柏畅亭侯。《寰宇记》 卷60临城县: 百畅亭,“ 《水经注》 云,泜水东经百畅亭,亭在今县西”。即此。

  • 胡家坨

    在今河北乐亭县东二十里。《方舆纪要》卷17乐亭县: 胡家坨堡为 “民堡”。

  • 宽仁里

    本名桃子园。即今广东紫金县西南义容镇。明、清置巡司于此。即今广东省紫金县西南义容。明初置巡检司于此。

  • 勐 (猛) 旺

    又称勐邦。明代属车里宣慰司,即今云南景洪市东北一百四十八里勐旺。清雍正六年(1728) 设土把总。傣语 “勐” 为坝子,“旺” 或“邦” 为飞貉 (鼯鼠),意即鼯鼠坝。

  • 龙海塘

    即今湖南安仁县南五十里龙海乡。为县南要隘。清同治《安仁县志》:“咸丰间,湖南巡抚骆秉章迭委道员王保生、刘长佑、刘坤一 、布政使司萧启江驻防于此。”以御太平军。

  • 芒干水

    即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南之大黑河。《水经·河水注》:“芒干水出塞外……西南径白道南谷口,芒干水又西南径云中城北……又西南注沙陵湖。”

  • 甘孜委员

    清宣统三年(1911)霍耳甘孜麻书安抚司改流置,属登科府。治所即今四川甘孜县。1912年改为甘孜州。

  • 水陆洲

    在今湖南长沙市西。《清一统志·长沙府一》:水陆洲“在善化县西橘洲尾。湘水至此,入长沙县界”。即“橘子洲”。

  • 大盐井

    在今四川冕宁县北大盐井村。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置大盐井土百户。

  • 双凤镇

    又名双林。别称凤林、凤溪。即今江苏太仓市西北二十里双凤镇。《清一统志·太仓州一》:双凤镇,“相传晋成帝时,耕者斫土皆五色,得一石函,中有石龟二,化为双凤,故以名乡,镇亦因之”。(1)在江苏省太仓市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