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湖北石首市西北。《方舆纪要》卷78石首县:竹林港在“县西六十里。地多竹。元大德中,江水决于此。为堤防要口。盖与公安接境处也”。
即今湖南西北境沅江。《水经·沅水》:“沅水出牂柯且兰县,又东北过临沅县南,又东至长沙下雋县西北入于江。”郦注:“沅水下注洞庭湖方会于江。”东汉建武二十三年(47),南郡蛮反,遣武威将军刘尚发兵万人泝沅
北宋置,属含山县。即今安徽含山县西北二十七里仙踪镇。
在今山东省泰安市南。唐乾封元年(666年),高宗封泰山,又诏立登封降禅朝觐之碑,名封祀坛曰舞鹤台。
即今辽宁岫岩满族自治县东北黄花甸镇。清咸丰 《岫岩志略》 卷3凤凰城: 黄花甸在 “城西一百五十里”。
一名野厢关、野三关。明嘉靖年间置,在今湖北巴东县西南野三河东岸。《明史·地理志》 巴东县: “南有野山关巡检司,本治石柱,隆庆四年更名。”
①辽置,在今内蒙古巴林右旗北索博日嘎苏木东北。北宋沈括 《熙宁使虏图抄》 “过庆州东北十里径黑水镇”。金废。②即今吉林洮南市东南黑水镇。民国 《东北年鉴》 四洮路干线支线各站里数表: 双岗站下为黑水站
明洪武六年(1373)置,属中都留守司。治所即今安徽蚌埠市东二十里长淮卫镇。清废。明洪武四年(1371年)置,治今安徽省蚌埠市淮上区东部、淮河南岸长淮卫镇。属中都留守司。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废
唐南诏置,属弄栋节度。治所在石桑弄(今云南楚雄市西五十里紫溪)。宋大理属威楚府,后改白鹿郡。南诏置,治今云南省楚雄市。大理国废。
北宋置,属江宁县。即今江苏江宁县南陶吴镇。宋 《景定建康志》 卷16: “金陵镇在江宁县南六十里。本陶吴铺,景德二年改为镇。” 元设税务于此。(1)古镇名。北宋景德二年(1005年)置,即今江苏省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