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利寺
即得利赢城。今辽宁瓦房店市北三十里得利寺镇。民国徐曦 《东三省纪略》 卷8: 南满铁路有得利寺站。
即得利赢城。今辽宁瓦房店市北三十里得利寺镇。民国徐曦 《东三省纪略》 卷8: 南满铁路有得利寺站。
①战国楚地。在今湖北京山县东北六十八里三阳乡康家塝。《史记·秦本纪》: “昭襄王八年,使将军芈戎攻楚取新市。” 即此。《后汉书·刘玄传》:王莽末,“新市人王匡、王凤为平理诤讼,遂推为渠帅,众数百人”。
①在今河北灵寿县西北。《方舆纪要》卷14灵寿县:圣水,“《志》云:出县西北二十五里白石村,谓之圣水洼,亦曰圣水峪,上有青风砦”。②在今四川芦山县东,为芦山河支流。《舆地纪胜》卷174雅州:圣水“在卢山
一名二角山。在今广西博白县西十五里。唐刘恂《岭表录异》卷上:“绿珠井, 在白州双角山下。”《舆地纪胜》卷121郁林州:二角山,“《九域志》云:在白州,二峰角立,因名。又名双角山”。
唐方镇名,简称淮西。至德元年 (756)置淮南西道节度使,治所在颍川郡 (今河南许昌市)。乾元元年 (758) 移治郑州 (今河南郑州市),次年移治寿州 (今安徽寿县),上元二年 (761) 移治安州
①西汉置,属辽东郡。治所在今辽宁海城市东北三十余里向阳寨。《后汉书·高句骊传》: 建光元年(121),“夏,复与辽东鲜卑八千余人攻辽队,杀略吏人。蔡讽等追击于新昌,战殁”。即此。西晋属辽东国。东晋咸和
民国置,即今山东安丘市西南凌河镇。明万历 《安丘县志》 卷5镇店: “城西二十五里曰凌河,有市。”在山东省安丘市西南部。面积83平方千米。人口4.8万。镇人民政府驻凌河村,人口1.2万。元代立村,以村
亦作弊、邲。西周邑,春秋为郑地。在今河南郑州市东。《史记·郑世家》: “东徙其民雒东,而虢、郐果献十邑。” 虞翻曰: “十邑谓虢、郐、鄢、蔽、 补、 丹、 依、 㽥、 历、 莘也。”古邑
唐置,在今云南南涧彝族自治县西南六十四里公郎。《骆宾王文集》 卷9 《姚州道破柳诺没弄杨虔露布》: “此山即南中之巨防也,岗峦千里,西通大荒之外,溪谷万重,南极炎洲之境。”
在今台湾省宜兰县南。《清史稿·地理志》 台北府:“苏澳门”等“并在宜兰县南,俱入于海”。
在今陕西周至县西南。《方舆纪要》 卷57盩厔县: 骆谷水 “出骆谷,以径长城戍西,又北注入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