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彭泽县

彭泽县

西汉置,属豫章郡。治所在今江西湖口县东南三十里江桥乡柳德昭村附近。《元和志》 卷28:“置彭城 (蠡) 湖南。因以为名。” 东汉建安十四年 (209) 孙权于县置彭泽郡,寻废,县属豫章郡。西晋怀帝永嘉元年 (307) 改属寻阳郡。南朝梁为太原郡治。隋平陈后改置龙城县,属江州。移治今江西彭泽县西二里。开皇十八年 (598) 复改彭泽县,大业初属九江郡。唐武德五年 (622) 属浩州,八年 (625) 废浩州,移彭泽县于废浩州城内(今彭泽县东南四十里黄岭乡旧县街),属江州。五代南唐升元初又移治今彭泽县。元属江州路。明、清属九江府。民国初属江西浔阳道。1926年直属江西省。


在江西省北部、长江南岸,北、东邻安徽省。属九江市。面积1542平方千米。人口34.6万。辖10镇、3乡。县人民政府驻龙城镇。秦九江郡地。西汉高祖六年(前201年)置彭泽县,属豫章郡,治今湖口县境之小凤山下。以彭蠡泽得名。《太平寰宇记》江州彭泽县:“取彭泽以为名。”隋开皇九年(589年)改置龙城县,治今县西;十八年复名彭泽县,属江州。大业初属九江郡。唐武德五年(622年)置浩州;八年罢,迁彭泽县于浩州旧址,治今县南黄岭乡旧县街,属江州。五代南唐昇元二年(938年)迁县治于故龙城县地,即今址。元属江州路。明、清属九江府。1912年属江西省,1914年隶浔阳道,1927年复属江西省。1949年属九江专区,1970年属九江地区,1983年属九江市。地处浩山—蛟潭丘陵西部,北部长江沿岸为平原,有太泊湖、芳湖等湖泊。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农产稻、茶叶、烟叶等,为全国优质棉、南方速生丰产林基地县及省商品鱼、油菜籽生产基地县。盛产鱼苗、螃蟹、大鲫鱼,特产雷峰尖云雾茶、中药材彭前胡。工业有机械、造船、电机、建材、化工、纺织、食品、制茶等。有牛九、彭海、彭杨等公路,长江水运可达武汉、南京等地。纪念地有中共彭、湖、都、鄱和皖东流、建德、望江七县中心县委旧址。名胜古迹有龙宫洞风景区、彭浪矶、旧县塔、马垱炮台遗址等。县境中部建有桃红山梅花鹿自然保护区。


猜你喜欢

  • 陇城

    ①即垂陇。在今河南荥阳市东北。《春秋》:文公二年(前625),“公孙敖会宋公、陈侯、郑伯、晋士縠盟于垂陇”。杜注:“垂陇,郑地。荥阳县东有陇城。”《水经·济水注》:“有垂陇城,济渎出其北……京相璠曰,

  • 英利站

    元置,在今广东雷州市南英利镇。明改为英利驿。元置,在今广东省雷州市南英利。明改为英利驿。

  • 汾阳侯国

    西汉初置,属太原郡。在今山西静乐县西。后改为县。西汉初封靳强为侯国于此,治今山西省静乐县西。后国除为县。

  • 伏马关

    即白马关。在今山西盂县东北。

  • 南嘉堡

    即今贵州剑河县东南清水江南岸南嘉镇。清爱必达 《黔南识略》 卷13清江通判: “乌孟河源于古州之高阳寨,至鲁里入厅境,至南嘉堡会展牙溪水,流至南孟寨入清水江。”

  • 灵山道

    即灵关道。西汉武帝时开。自今四川汉源县大渡河南,沿小相岭东麓,至孙水河,西转入安宁河,南行至西昌市。《资治通鉴》:西汉元光五年(前130),“通零关道,桥孙水, 以通邛都”。胡三省注“《班志》:零关属

  • 平虏卫

    明成化十七年(1481)置,属山西行都司。治所在今山西大同市。嘉靖中移治老军营(今山西朔州市平鲁区西北五十五里平鲁城镇)。清雍正三年(1725)改为平鲁县。明成化十七年(1481年)置,治今山西省大同

  • 竹县

    西汉置,属沛郡。治所在今安徽宿州市北二十里老符离集。东汉更为竹邑侯国。古县名。西汉改竹邑县置,治今安徽省宿州市北老符离集。属沛郡。东汉复改为竹邑县。

  • 朱桥镇

    即今山东莱州市东北七十里朱桥镇。《清一统志·莱州府二》:朱桥镇“旧有递运所,明万历中裁。本朝乾隆五十二年(1787),移县丞驻此”。(1)在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中部。面积52平方千米。人口4.6万。镇人

  • 洿池

    在今安徽宿松县东南。《清一统志·安庆府一》: 洿池 “在宿松县东南六十里,众水所汇。其中有山,居民列市,利于鱼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