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
西周封国。在今安徽六安市东北。《大保簋》铭文云: “王伐录于。 郭沫若 《两周金文辞大系考释》 以为即六。 又见 《录忒卣》、《录伯簋》、 《录簋》 等铜器。春秋时灭于楚。
(1)即“六”。(2)古国名。西周小国。见于《录卣》、《录伯簋》、《录簋》等,又《大保簋》铭文云:“王伐录子”。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考释》以为即六。在今安徽省六安市东北。春秋时灭于楚。
西周封国。在今安徽六安市东北。《大保簋》铭文云: “王伐录于。 郭沫若 《两周金文辞大系考释》 以为即六。 又见 《录忒卣》、《录伯簋》、 《录簋》 等铜器。春秋时灭于楚。
(1)即“六”。(2)古国名。西周小国。见于《录卣》、《录伯簋》、《录簋》等,又《大保簋》铭文云:“王伐录子”。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考释》以为即六。在今安徽省六安市东北。春秋时灭于楚。
北宋置,属陕县。在今河南陕县东八十余里干豪。
①简称丰。亦作酆。在今陕西长安县西北沣河西岸。周文王灭崇国置丰邑, 自岐迁都于此。《诗经·大雅·文王有声》:“既伐于崇,作邑于丰。”《史记·周本纪》:西伯“伐崇侯虎。而作丰邑,自岐下而徙都丰”。后武王
①古称龙舒水。即今安徽舒城、庐江二县之杭埠河。发源于大别山东麓岳西县境内主簿原,东北流经舒城、庐江二县入巢湖。《方舆纪要》 卷26舒城县: 南溪 “在县城南。发源于县西百五十里之孤井,东南流经七门堰入
东汉建安十四年 (209) 孙权置,治所在彭泽县 (今江西湖口县东南三十里江桥乡柳德昭村附近)。《三国志·吴书·吕范传》: 孙权拜吕范为 “裨将军。领彭泽太守,以彭泽、柴桑、历阳为奉邑”。寻废。
在今湖南醴陵市东南二十里。《清一统志·长沙府二》 “普口市” 条下: “楚东市,在县南二十里。”
在今浙江天台县西北桐柏山上。《资治通鉴》: 唐咸通元年 (860) 春正月,“浙东军与裘甫战于桐柏观前”,即此。唐景云二年(711年)建,在今浙江省天台县西北桐柏山上。咸通元年(860年),裘甫起义军
即今山西高平县东南米山镇。《清一统志·泽州府》:米山镇“在高平县东十里。有堡。当泽、潞之冲,居民稠密,商贾辏集”。(1)在山西省高平市中部。面积64.6平方千米。人口3.4万。镇人民政府驻米山,人口
即今吉林农安县西北哈拉海镇。清光绪《吉林通志》 卷16: 农安县北 “六十里哈啦海城子镇”。
在今贵州毕节市东。《清一统志 · 大定府》: 威镇河 “在毕节县东十里。南流入响水河”。
①即余英溪。在今浙江德清县西。《寰宇记》卷94武康县: “前溪在县 (治今武康镇) 西一百步。前溪者,古永安县前之溪也。” 《方舆纪要》卷91武康县: 前溪 “在县治 (今武康镇) 南。源出铜岘山,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