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弥勒县

弥勒县

清乾隆三十五年 (1770) 改弥勒州置,属广西直隶州。治所即今云南弥勒县。民国初属云南蒙自道。1929年直属云南省。1953年改弥勒彝族自治县。1957年复名弥勒县。


在云南省东南部。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面积 4003 平方千米。人口49.2万。辖11镇、3乡。县人民政府驻弥阳镇。弥勒,古代少数民族部落首领名,后作部落名。元设治因袭为行政区名。唐南诏为弥勒部,属拓东节度。宋大理属石城郡。元至元十二年(1275年)置弥勒千户总把,至元二十七年改置弥勒州,属广西路。明北部仍置弥勒州,属广西府;南部置十八寨守御千户所(今县南虹溪镇),清废千户所。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置弥勒县,为县属广西直隶州。1914年属蒙自道,1929年直属云南省。1950年属宜良专区。1953年改弥勒县彝族自治区。1954年属蒙自专区。1955年改称弥勒彝族自治县。1957年复名弥勒县,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1959年泸西县并入弥勒县。1962年泸西县划出。地处滇东岩溶高原盆地区南部,境东部和西部多山,中部有弥勒、虹溪、竹朋坝子。南盘江流经县西境及东南界,其支流甸溪河、禹门河、白马河、花口河流经境内。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农产稻、玉米、小麦、甘蔗、烤烟、花生、油菜籽等,为省甘蔗主产区之一。工业有制糖、采煤、建材、化肥、农机、铝制品、制药、卷烟、印刷、食品、粮油加工等。昆河铁路经县西境南盘江河谷通过。昆河、昆罗、大小、弥师公路经境内。名胜古迹有孙髯翁墓、弥勒寺、文昌宫、文笔塔、白龙洞、梅花温泉等。


猜你喜欢

  • 临贺塘

    故址在今江苏南京市东。宋 《景定建康志》 卷 19: 临贺塘 “在城东三十里。屈曲一十里,灌田二十顷,梁临贺王萧正德理田于此,因以为名”。

  • 罗溪驿

    明初置,在今江西新余市东北罗坊镇。嘉靖中移建今新余市旧城东门外。后复迁今新余市北四十里璜缑岭下。清时废。明洪武初置,在今江西省新余县罗坊。属新喻县。后废。

  • 遏根陀国

    在今埃及亚力山大。古为地中海东南岸主要港口。南宋赵汝适 《诸蕃志》 卷上: “遏根陀国,勿斯里之属也。相传古有异人徂葛尼,于濒海建大塔,下凿地为两屋,砖结甚密,一窖粮食,一储器械。塔高二百丈,可通四马

  • 资兴县

    ①唐咸亨三年 (672) 置,属郴州。治所在今湖南资兴市东南旧市。北宋太平兴国后废。南宋嘉定二年 (1209) 复置,绍定初改为兴宁县。②1914年改兴宁县置,属湖南衡阳道。治所即今湖南资兴市东兴宁镇

  • 元武山

    即玄武山。又名三隅山、三堆山。在今四川中江县东。《方舆纪要》卷71中江县:元武山“在县城东南涧中。石多龙蛇状, 因名。圣水泉出焉”。

  • 亚俱罗

    在今伊拉克巴格达南幼发拉底河西岸之库法。大食哈里发欧默尔于公元638年建。曾为大食首都。唐杜环《经行记》:“大食一名亚俱罗,其大食王号墓门都。”元代译作“苦法”,见《元史·地理志·西北地附录》。

  • 子夏口

    又名江夏口。在今湖北监利县西。即古夏水通长江之口。《水经·江水注》:江水“又东径公安县北……大江又东左合子夏口,水左迆北出,通于夏水,故曰子夏也”。又称江夏口,在今湖北省监利县西。为古夏水通长江之口。

  • 赵郡

    ①东汉建安十七年 (212) 改赵国置,治所在邯郸县 (今河北邯郸市)。三国魏太和六年 (232)改为赵国,移治房子县 (今高邑县西南)。西晋末复为赵郡。辖境相当今河北赵县、元氏、高邑、内丘、临城、柏

  • 垂惠聚

    在今安徽蒙城县西北二十里。《续汉书·郡国志》: 汝南郡山桑侯国 “有垂惠聚”。《后汉书·光武帝纪》: 建武四年 (28) 七月,“遣捕虏将军马武、偏将军王霸围刘纡于垂惠”。唐李贤等注: “垂惠,聚名,

  • 休休亭

    在今山西永济市东南四十五里王官峪。《旧唐书·司空图传》:“司空氏祯贻溪之休休亭,本名濯缨亭,为陕军所焚。天复癸亥岁,复葺于壤垣之中,乃更名曰休休。休,休也,美也,既休而具美存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