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康庄镇

康庄镇

即今山东临清市东康庄镇。民国 《清平县志》 有康庄镇。1940年清平县迁治于此。


(1)在北京市延庆县西南部、官厅水库东侧,西南邻接河北省。面积75平方千米。人口2.7万。镇人民政府驻康庄,人口1万。镇区明已成村。初名康家新庄,因姓得名。清称康家庄,民国时简称康庄。1949年置康庄镇。1958年属灯塔公社,1961年析置康庄公社。1983年改乡,1990年复置镇。产玉米、小麦、谷子、蔬菜等。有肉类加工、美术、塑料、地毯等厂及玻璃钢研制中心。历为交通要冲及农贸物资集散地。京包铁路经此并设站。延康、西康公路在此相交。名胜有康西草原旅游区。(2)在山东省高密市中部。面积99.7平方千米。人口4.4万。镇人民政府驻后毛家庄(康家庄站前),人口1万。以康家庄车站命名。明永乐二年(1404年),康姓由河北枣强县迁此立村,名康家庄。1949年为高密县康庄区。1951年为县第九区。1955年复称康庄区。1958年划为蔡家站乡、仁和乡、关爷庙乡,同年成立东风公社。1959年改称康庄公社。1962年划出仁和公社。1984年析出蔡家站乡后,建康庄镇。2001年蔡家站镇并入。柳沟河、官河、五龙河流经。主产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有轻工机械、纺织器材、五金、水泥、建筑、化工、冷藏等厂。胶济铁路、高双公路经此。(3)在山东省临清市东南部。面积97.3平方千米。人口5.9万。镇人民政府驻康庄,人口9600。村建于明,因地处六路交叉口,交通四通八达,遂据“五达谓之康,六达谓之庄”之意,得村名康庄。1945—1956年属清平县。1956年清平县撤销划归临清县。1963年为康庄区,1971年撤区改康庄公社,1984年建康庄镇。2001年康盛庄乡并入。裕民渠、戴颜渠、德王河流经。产小麦、玉米、棉花等。有建材、纺纱、地毯、榨油、粮食加工等厂。临禹、临博公路经此。


猜你喜欢

  • 刁马河

    在今河南中牟县东南。北宋元丰二年(1079)开清汴工程,六年因汴河暴涨,“创开生河一道,下合入刁马河”(见《宋史·河渠志·汴河》)。古水名。在今河南省中牟县东南。北宋元丰二年(1079年)开清汴工程,

  • 木陵戍

    或讹为夷陵戍。在今河南新县南。《资治通鉴》:南朝梁天监元年(502)十二月,“将军张嚣之侵魏淮南,取木陵戍;魏任城王澄遣辅国将军成兴击之,嚣之败走,魏复取木陵”。又作木陵关、穆陵关。在今河南省新县南潢

  • 域林

    春秋许邑。在今河南叶县东。《左传》: 襄公十六年 (前557),晋伐许,“次于域林”。

  • 西峰寨

    ①在今安徽六安市南。《方舆纪要》卷26六安州:西峰寨“在州南七十里……皆南宋时里人保聚处也”。②即今海南省澄迈县东北永发镇。《方舆纪要》卷105澄迈县:“西峰寨在县东。《宋史》:政和间,管帅郭晔乞于澄

  • 绣峰山

    在今浙江衢县东南。明嘉靖 《衢州府志》卷2: 绣峰山,“数十里远望见之,号绣峰”。《方舆纪要》 卷93衢州府西安县: 绣峰山 “在府东五十里。一名鹅笼山,有三坞一池,称为奥区”。

  • 熙河兰岷路

    亦作熙河路。北宋元祐间改熙河兰会路置,治所在熙州 (今甘肃临洮县)。元符间复为熙河兰会路。

  • 关中

    古地区名。所指范围历史上大小不一: (1)秦都咸阳(今陕西咸阳市东北),汉都长安(今陕西西安市西北),因称函谷关以西为关中。《史记·货殖列传》:“故关中之地,于天下三分之一。”(《汉书·地理志》改作:

  • 宁冈县

    1914年以永宁县改名,属江西庐陵道。治所在今江西宁冈县东北新城。1926年直属江西省。1933年迁今宁冈县(砻市镇)。旧县名。1914年改永宁县置,治瓦冈(今江西井冈山市新城镇)。1934年迁治砻市

  • 王村寨

    在今河南范县西南四十二里濮城镇。《旧五代史·唐书·庄宗纪》:同光四年(926)三月,“时潘环守王村寨,有积粟数万,亦奔汴州”。明景泰二年(1451)濮州徙治于此。1913年为濮州治。1956年县撤销,

  • 张浦镇

    即今江苏昆山市南二十里张浦镇。清光绪《江苏全省舆图》:昆山县南有“张浦镇”。在江苏省昆山市中南部、吴淞江南岸。面积116平方千米。人口6.7万。镇人民政府驻张浦,人口 8000。1949年为张浦乡,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