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东堡
明置,属珙县。在今四川珙县南底洞镇。《方舆纪要》 卷70珙县 “罗星渡堡” 条下: “底东堡在县南三十里。亦洪武中置。有官军戍守。”
明置,属珙县。在今四川珙县南底洞镇。《方舆纪要》 卷70珙县 “罗星渡堡” 条下: “底东堡在县南三十里。亦洪武中置。有官军戍守。”
南宋末建,在今四川乐山市东凌云山。《元史·忙古带传》:至元十二年(1275),“从汪田哥攻九顶山,破之,杀都统一人,嘉定降”。即此。
①在今浙江淳安县南千岛湖中。《寰宇记》卷95淳安县: 都督山,“ 《郡国志》 云: 山极高峻”。宋 《淳熙严州图经》 卷3淳安县: 都督山 “在县南,即方俨尝所居也,山因以得名”。②在今湖南麻阳苗族自
即关西。汉、唐时泛指函谷关或潼关以西地区。三国魏王粲《从军》诗:“相公征关右,赫怒震天威。”地区名。古人以西为右,亦称关西。汉、唐时泛指函谷关或潼关以西地区。三国魏王粲《从军》诗:“相公征关右,赫怒震
即自今陕西蓝田县东南行,过秦岭,沿丹水,至今河南西峡县之道路。沿途设驿站。《新唐书·地理志》: 商州 “贞元七年,刺史李西华自蓝田至内乡开新道七百余里,回山取途,人不病涉,谓之偏路,行旅便之”。《舆程
周国名。姬姓。在今陕西临潼县东。《左传》: 庄公二十八年 (前666),“晋伐骊戎,骊戎男女以骊姬”。即此。秦始皇于此置骊邑。
清置,属新阳县。即今江苏昆山市东十八里兵希镇。1964年改称兵希。
在今山东曲阜市东。《左传·襄公四年》:“初,季孙为己树六槚于蒲圃东门之外。” 又,十九年(前554),“公享晋六卿于蒲圃”。又,定公八年 (前502),“将享季氏于蒲圃而杀之”。即此。
在今安徽寿县东南。《宋书·殷琰传》:南朝宋泰始二年(466),“(刘)勔与诸军分营城外,黄回立航渡肥水,(杜)叔宝遣马步三千,欲破航,并栅断小岘埭,回击大破之,焚其船栅”。即此。
明洪武四年 (1371) 置,属河州卫。治所在今甘肃岷县。十一年 (1378) 升为岷州卫。明洪武四年(1371年)置,驻今甘肃省岷县。属河州卫。十一年升为卫。
即今四川荣昌县西安富镇。清嘉庆《四川通志》卷89荣昌县:安富铺“在县西三十五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