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广平郡

广平郡

①西汉景帝中元元年(前149)分邯郸郡置,治所在广平县(今河北鸡泽县东南)。西晋辖境相当今河北任县、南和、鸡泽、曲周、永年及平乡县西北肥乡县东北一部分地。征和二年(前91)改为平干国。五凤二年(前56)改为广平国。三国魏黄初二年(221)复置广平郡,治所在广平县(今鸡泽县东南)。辖境扩大。隋开皇初废。唐天宝元年(742)改洺州为广平郡。乾元元年(758)复为洺州。

②东晋侨置,属雍州。寄治襄阳(今湖北襄樊市)。南朝宋移治广平县(今河南邓州市东南)。南齐移治酇县(今湖北老河口市西北西集街北)。梁废。

③即广年郡。治所在广平(年)县(今四川黑水县东北三十里)。“平”为年之讹。


(1)西汉武帝元朔、元狩间分巨鹿郡置。治广平县(今河北鸡泽县东南)。辖境相当今河北省任县、南和、鸡泽、曲周、永年东南及平乡西南、肥乡北部等地。征和二年(前91年)改置为平干国,五凤二年(前56年)复改广平郡。哀帝建平三年(前4年)改为广平国。东汉建武十三年(37年)省入巨鹿郡。三国魏黄初二年(221年)复置郡,治曲梁县(今永年县东南)。属冀州。辖境有所扩大。西晋属司州。北魏属相州。东魏属司州。隋开皇初废。唐天宝、至德时又曾改洺州为广平郡。(2)东晋置,治襄阳县(今湖北省襄樊市)。南朝宋移治广平县(今河南邓州市东南)。北魏废。


猜你喜欢

  • 春秋时国。在今湖北应城市西。《左传》: 桓公十一年 (前701),“楚屈瑕将盟贰、轸”。后为楚所灭。古国名。春秋小国。在今湖北省应城市西。《左传》桓公十一年(前701年):“楚屈瑕将盟贰、轸”,即此。

  • 杨柳

    在今四川平武县西北土城乡西南杨柳坝。《明通鉴》卷68:万历十三年(1585),“杨柳番出攻普安堡”。即此。(1)集镇名。在安徽省濉溪县中部。杨柳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 4160。因村旁有大片杨柳林得名。

  • 西清

    清代宫内南书房之别称。因位于乾清宫之西而名。清震钧《天咫偶闻》卷1:“南书房则在乾清宫南廊下之西,最为清要之地。”乾、嘉两代,命翰林编录《石渠宝笈》、《天禄琳琅》、《閟殿珠林》、《西清古鉴》等书, 皆

  • 和硕设治局

    1938年由焉耆县析置,驻塔温觉肯 (今博湖县西北塔温觉肯乡)。1941年迁乌什塔拉 (今和硕县东乌什塔拉)。1946年改设和硕县。1938年由焉耆县析置,治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硕县乌什塔拉。1944

  • 摸索关

    在今四川屏山县西。《方舆纪要》 卷70叙州府宜宾县: 摸索关在 “府南三百里,当蛮夷溪口。蛮有摩些种。洪武初,禁私茶不得入蛮境,俗呼为摩些关,语讹为摸索关”。

  • 仁溪

    在今贵州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东。《方舆纪要》卷122思南府朗溪司:仁溪“在司治(今朗溪镇)前。出山岩中, 自高而下,居人引以溉田。中有川主洲,在司治东南。居人建川主庙于其上, 因名”。

  • 香桥湖

    在今湖北远安县西。《方舆纪要》 卷78远安县: 香桥湖在 “县西六十里。百井山水所汇也”。

  • 龙安郡

    西魏改北阴平郡置,属龙州。治所在龙安县(今四川江油市东北小溪坝镇北)。辖境相当今四川江油市东北地。北周改为静龙郡。

  • 朗陵县

    西汉置,属汝南郡。治所在今河南确山县西南三十五里任店。南朝宋末废。《水经·汝水注》:“溱水东南径朗陵县故城西。应劭曰: 西南有朗陵山,县以氏焉。”古县名。西汉置,治今河南省确山县西南。属汝南郡。北魏改

  • 大索城

    在今河南荥阳市北四里张楼村。《左传·昭公五年》:晋韩宣子如楚送女,郑人“劳诸索氏”。杜注:“河南成皋县东有大索城。”《资治通鉴》:南朝宋元嘉二十九年(452),“鲁爽与魏豫州刺史拓拔仆兰战于大索,破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