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泉山
一名石城山。在今四川简阳市西南。《元丰九域志》卷7:平泉县“有平泉山”。《舆地纪胜》卷145简州:石城山,“《皇朝郡县志》云:一名平泉山”。
一名石城山。在今四川简阳市西南。《元丰九域志》卷7:平泉县“有平泉山”。《舆地纪胜》卷145简州:石城山,“《皇朝郡县志》云:一名平泉山”。
①即教山。在今山西绛县东南。《方舆纪要》卷41绛县: 殽山 “县东南八十五里。亦曰效山,又讹为罩山。即 《山海经》 所云 ‘教山,教水出焉’ 者也”。②一作崤山。在今河南洛宁县西北六十里。《春秋》:
①西周诸侯国。妘姓。后入于齐。在今山东即墨市西六十里壮武故城。《左传》:隐公元年(前722),“纪人伐夷”。杜注:“夷国在阳城壮武县。”②又名夷城父、城父邑。春秋时陈邑,后为楚邑。在今安徽亳州市东南城
西汉置,属魏郡。治所在今河北磁县东北。三国魏废。《水经· 浊漳水注》: “漳水又东径梁期城南。《地理风俗记》 曰: 邺北五十里有梁期城,故县也。汉武帝元鼎五年,封任破胡为侯国。晋惠帝永兴元年骠骑王浚遣
唐天宝元年(742)改连州置,治所在桂阳县(今广东连州市)。辖境相当今广东连州市、阳山县及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连南瑶族自治县地。乾元元年(758)复改连州。唐天宝元年(742年)改连州置,治桂阳县(今
①宋置,属厌次县。在今山东惠民县东南七十里黄河北岸。明置巡司,清裁。②在今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西北。旧属天河县,明置土巡司于此。在江苏省泗洪县西北部,西与安徽省接壤、北与宿迁县为邻。面积114.6平方
即今山西寿阳县北解愁乡。《清一统志·平定州》 “遂成镇” 条下: 解愁镇 “在县北”。
①东汉置,属九真郡。治所在今越南中部义安省境。后废。《旧唐书· 地理志》 驩州九德县: “后汉遣马援讨林邑蛮,援自交趾循海隅,开侧道以避海,从荡昌县南至九真郡。” 《方舆纪要》卷112安南: 演州 “
在今河南光山县西南四十里。《金史·仆散安贞传》: 兴定五年 (1221),伐宋,“安贞出息州,军于七里镇,宋兵据净居山,遣兵击败之”。山顶有净居寺,北宋苏轼尝避暑于此。
①在今辽宁浑河上游。属建州女真哲陈部。《清太祖武皇帝实录》 卷1: 丁亥年 (明万历十五年,1587),“太祖领兵往攻洞城,克之,招降其城主甲海而回”。②在今黑龙江省黑河市西北白砬子稍南。清乾隆《盛京
在今云南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东南三十里课里。清有外委把总戍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