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平山县

平山县

①东汉建安二十三年(218)置,为合浦北部都尉治。治所在今广西横县东北云表镇平山村。西晋属宁浦郡。南朝梁、陈时废。

②唐至德元年(756)改房山县置,属恒州。治所即今河北平山县。北宋属真定府。元属真定路。明属真定府。清属正定府。民国初属直隶保定道,1928年直属河北省。


(1)古县名。东汉建安二十二年(217年)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州横县北。属合浦郡。三国吴为合浦郡北部都尉治。南朝梁、陈间废。(2)今县名。在河北省西部偏南、太行山东麓。属石家庄市。面积 2648 平方千米。人口44.9万。辖12镇、11乡。县人民政府驻平山镇。汉蒲吾县地。隋开皇十六年(596年)析置房山县,以境内房山(今王母观山)为名,治今平山镇,属恒山郡。后先后属井州、恒州。义宁初于此置房山郡。唐天宝十五载(756年)改名平山县,寓意平息安禄山叛乱。后历属平山郡、恒州、镇州。元属真定路。明属真定府。清属正定府。1914年属保定道,1928年直属河北省。1938—1948年分属晋察冀和晋冀鲁豫边区。1949年属石家庄专区(1968年改地区)。1993年划归石家庄市。地处太行山山地丘陵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滹沱河、冶河等流经县境。有岗南、黄壁庄水库。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农产小麦、玉米、棉花,并产核桃、柿子、苹果。矿产铁、锰、铜、大理石、石灰石等。有机械、化工、冶金、建材、纺织、造纸等工业。207国道和石清、平涉等公路经此。名胜古迹有战国中山灵寿故城址、天桂山风景区等。纪念地有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


猜你喜欢

  • 铜鼓县

    1912年改铜鼓厅置,后属江西浔阳道。治所即今江西铜鼓县。1926年直属江西省。在江西省西北部,西邻湖南省。属宜春市。面积1548平方千米。人口13.6万。辖6镇、3乡,国有茶山、龙门、大沩山林场亦在

  • 不耑罕山

    亦作不儿罕山。即今蒙古国东北之肯特山。《方舆纪要》卷45:不耑罕山“亦在漠外。斡难河源出于此”。

  • 芦台军

    五代燕刘守光置,治所即今天津市宁河县(芦台镇)。《资治通鉴》:五代梁乾化三年(913),“晋周德威拔燕芦台军”。明置芦台巡司于此。

  • 层步山

    在今湖南石门县东北三里。《水经·澧水注》:“澧水又东历层步山,高秀特出。山下有峭涧,泉流所发,南流注于澧水。”《舆地纪胜》卷70澧州:层步山,“盛宏之《荆州记》云,此山外望只如一山,入里乃有二重,因号

  • 枫亭溪

    在今福建仙游县东南四十五里。《清一统志·兴化府》: 枫亭溪 “其源有二: 一出皁洋,合吴坑水而下为焦溪; 一出新岭,东流为沙溪。合流南出枫亭市曰双溪口,又东北为太平港,由莆田县界入海”。

  • 安山县

    西魏改左南乡县置,为秀山郡治。治所在今河南淅川县南。北周属武关郡。隋大业初废。古县名。西魏置,治今河南省内乡、淅川二县境内。为秀山郡治。隋开皇初属淅州,大业初废入南乡县。

  • 阆中山

    又名锦屏山、宝鞍山。在今四川阆中市南三里嘉陵江南岸。《寰宇记》 卷86阆州阆中县: 阆中山 “其山四合于郡,故曰阆中。按 《名山志》 曰: 阆中山多仙圣游集焉”。

  • 武冈军

    北宋崇宁五年 (1106) 置,治所在武冈县(今湖南武冈市)。辖境相当今湖南武冈、新宁、绥宁、洞口诸市县及城步苗族自治县、通道侗族自治县地。元至元十四年 (1277) 升为武冈路。北宋崇宁五年(110

  • 沙滩砦

    北宋置,属福津县。即今甘肃舟曲县南沙滩村。

  • 飞鸟山

    在今四川巫山县西南。《寰宇记》卷148夔州巫山县:“飞鸟山在县西南六十里。言山高,鸟飞不能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