帽盔山
在今辽宁凤城市西北,与岫岩满族自治县连界。《清 一统志 · 奉天府一》 “凤凰山” 条下: “帽盔山在凤凰城西南五十里,六道河发源于此。”
在今辽宁凤城市西北,与岫岩满族自治县连界。《清 一统志 · 奉天府一》 “凤凰山” 条下: “帽盔山在凤凰城西南五十里,六道河发源于此。”
在今四川天全县东。《方舆纪要》 卷73天全六番招讨使司: 泥山 “在司东三里,四时积雨、山多泥泞。一名梅岭,以梅赏生其上也”。
在今湖南湘阴县北,湘江之要隘。《梁书·元帝纪》:承圣二年(553),王僧辩率军讨陆纳,三月“丙子,贼将吴藏等帅兵据车轮,……夏四月丙申,僧辩军次车轮”。即此。《方舆纪要》卷80湘阴县:车轮洲“今洲圮于
在今广东深圳市西南头镇东。《元丰九城志》卷9广州东莞县有东莞盐场。《清一统志·广州府》:东莞盐场“在新安县东。《县志》,东莞场旧在县南门外,即晋初司盐都尉司也,今移城东”。清设盐课大使。
在今浙江淳安县南。宋 《淳熙严州图经》卷首 《遂安县境图》: 遂安县南与西安县界上有黄连岭。《方舆纪要》 卷90遂安县: 黄连岭在 “县南八十里。岩石峻险,路达西安”。
元元贞元年(1295)以吉州路改名,治所在庐陵县(今江西吉安市)。辖境相当今江西吉水、万安间的赣江流域。至正二十二年(1362)朱元璋改为吉安府。元元贞元年(1295年)改吉州路置,治庐陵县(今江西吉
即今浙江宁海县东五十四里长街镇。宋置长亭盐场于此。在浙江省宁海县东部、三门湾北岸。面积134.5平方千米。人口5.1万。镇人民政府驻长街,人口 4100。原名长亭,以村中七间长列之留云亭得名。宋设长亭
亦名钱塘港。在今浙江省东北、钱塘江入海处。清光绪 《浙江沿海图说》: 王盘洋 “西图则以水道可通杭州,也名杭州湾”。历来为海防要地,明嘉靖间倭寇数度突入湾内,骚扰沿湾地区; 清道光二十二年 (1842
①唐天宝十三年 (754) 置,属廓州。驻地在百谷城 (今青海贵南县东北)。《新唐书·地理志》 廓州: 金天军 “其东南八十里百谷城有武宁军”。乾元元年 (758) 陷于吐蕃,废。②唐、五代方镇名。唐
旧名镇海屿。又名北山屿。在今台湾省澎湖县北白沙乡。明曾在此设防。在台湾海峡东南部、澎湖列岛的澎湖岛北。因海滨遍布白色珊瑚沙砾,故名。明代曾设防,称镇海屿,又称北山屿、赤崁仔。为澎湖湾东北屏障。面积14
即今广西北流市南九十五里六麻镇。清光绪《广西舆地全图》北流图:南有六麻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