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巴郡

巴郡

①战国周��王元年(前314)秦置,治所在江州县(今四川重庆市)。西汉辖境相当今四川旺苍、西充、永川、綦江以东,大巴山以南, 巫山以西地区。东汉时曾移治市北嘉陵江北岸。兴平元年(194)刘璋改为永宁郡,建安六年(201)复为巴郡,属益州。西晋属梁州。南朝宋属益州。齐属巴州,改江州县为垫江县。梁于郡县置楚州。北周改垫江县为巴县。隋开皇三年(583)废。大业三年(607)改渝州为巴郡。唐武德元年(618)复改为渝州。

②东汉兴平元年(194)刘璋分巴郡为三郡,以垫江以上置巴郡,属益州。治所在安汉县(今四川南充市北)。辖境相当今四川嘉陵江、渠江中下游流域。建安六年(201)改为巴西郡。


秦惠文王更元九年(前316年)灭巴国置,治江州县(今重庆市江北区,三国蜀汉移治南岸区。南朝齐改名垫江县,北周改名巴县)。辖境相当今四川省阆中、南充、泸州等市以东,重庆市奉节县以西,綦江、武隆县以北地区。西汉初略大,高祖六年(前201年)分巴、蜀两郡置广汉郡,辖境缩小。东汉兴平元年(194年)益州牧刘璋置永宁、固陵二郡。建安六年(201年)改巴郡为巴西郡,永宁郡为巴郡。属益州。三国蜀汉辖境相当今重庆合川、綦江等县市以东,梁平、忠县、南充等县市以西,垫江及四川省邻水等县以南和贵州省桐梓、绥阳等县以北地区。南朝宋以后辖境又缩小。梁属楚州,隋初属渝州,开皇三年(583年)存渝州废巴郡,大业三年(607年)又曾改渝州为巴郡。唐武德元年(618年)复改为渝州。


猜你喜欢

  • 拔野古部

    隋、唐铁勒十五部之一。在今蒙古国东部东方省一带。《新唐书·回鹘传·拔野古》: 拔野古 “一曰拔野固,或为拔曳固,漫散碛北,地千里,直仆骨东,邻于靺鞨”。唐贞观三年 (629) 入朝,二十一年 (647

  • 常熟山

    在今江苏常熟市北。宋宝祐 《重修琴川志》 卷4: 常熟山 “在县北三十七里,高一百五丈,周七里。本名铜官山,唐天宝六载,改今名”。

  • 布隆吉尔城

    即今甘肃安西县东布隆吉乡。《清史稿·地理志》 安西直隶州:“雍正元年,复置沙州所,筑布隆吉城,设安西同知治焉。”五年(1727),柳沟卫移治于此。按,“布隆吉”为蒙古语,意为河道转弯处。

  • 大庄科

    即今内蒙古丰镇市东北八十里大庄科乡。清属丰镇厅,乾隆三十二年(1767)设巡司于此。即今内蒙古自治区丰镇市东北大庄科。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设巡检司于此。

  • 素玉克

    在今吉尔吉斯斯坦伊塞克湖南。清徐松《西域水道记》 卷5: 巴尔珲岭 “逾岭三十余里曰素玉克。人畜之骨纵横于路。昔有布鲁特徙牧经此,一夜风雪,全部皆没,至今种人无敢宿者,瘴气昏蔽,常如阴晦”。

  • 左南乡郡

    北魏置,治所在左南乡县(今河南淅川县南)。西魏改名秀山郡。

  • 禽水

    在今江西南康县西北。《明一统志》 卷58南安府: 禽水“在南康县治西北。源出禽山,东流至南野口入章江”。

  • 西口

    指今山西境内长城诸口。以别于北口。指今山西省境内长城诸口,以别于北口。明顾炎武有《自大同至西口》诗。旧中国灾民外逃,有“闯关东、走西口”之说。

  • 南泊

    清时称在直隶任县、巨鹿县 (今属河北) 境内之大陆泽为南泊,因与其北宁晋泊 (称北泊) 相对而言。《清一统志 ·顺德府》: 大陆泽 “在任县东北,与巨鹿县及赵州隆平县接界。…… 《通志》: 大陆泽,即

  • 方斗山

    即今四川东部长江南岸万县至丰都间之大山。清道光《石砫厅新志》卷1:“大山坪障蔽北境。东西绵亘五百里。青翠插空,厅城直北倚天峰(一名方斗山)为最高处,常有积雪。”在重庆市东南部、长江右岸。北起奉节县断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