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巴西郡

巴西郡

①东汉建安六年(201)刘璋改巴郡置,属益州。治所在阆中县(今四川阆中市)。辖境相当今四川阆中、武胜以东,广安、渠县以北,万源、开江以西地区。三国蜀汉章武元年(221)改为巴郡,不久复为巴西郡。西晋属梁州。东晋末改为北巴郡。隋大业三年(607)改隆州复置,治所在阆内县(今四川阆中市)。辖境相当今四川阆中、苍溪、仪陇、蓬安、南充、西充、营山、岳池等市县地。唐武德元年(618)复为隆州。

②西晋永嘉后侨置,属梁州。与梓潼郡同治于涪县(西魏改为巴西县,今四川绵阳市东涪江东岸)。合称为巴西梓潼郡。南朝宋属益州。西魏废帝二年(553)分置潼川郡(亦作梓潼郡)于旧梓潼县城(今梓潼县)。此仍为巴西郡,潼州治。隋开皇三年(583)废。唐天宝元年(742)改绵州复置。辖境相当今四川罗江上游,潼河以西,江油、绵阳间的涪江流域。《旧唐书·玄宗纪》:天宝十五年(756)七月,李隆基避安史之乱入蜀,“次巴西郡,太守崔涣奉迎”。即此。乾元元年(758)复为绵州。


(1)东汉建安六年(201年)刘璋改巴郡置。自安汉县(今南充市)移治阆中县(今市)。辖境相当今四川省米仓山以南,大巴山以西,观面山、明月日以北,嘉陵江中游以西一带。属益州。西晋属梁州。十六国成汉治无定处。东晋末称北巴西郡,西魏平蜀,改为盘龙郡,与隆州同治。隋大业又曾改隆州为巴西郡。(2)西晋永嘉后侨置。与梓潼郡同侨置于涪县(西魏改巴中县,今四川绵阳市东),合称巴西、梓潼二郡,属益州。西魏末,梓潼郡还治梓潼旧城,此为巴西郡,又置潼州治此。隋开皇初废郡,改潼州为绵州。唐天宝、至德时,又曾改绵州为巴西郡。


猜你喜欢

  • 塔布

    即塔波。西藏古地名。在今加查、朗县等县境。

  • 北陆浑县

    东魏天平中置,属新城郡。治所在孔城(今河南伊川县西南高山乡张村)。武定五年(547)属西魏。隋开皇初废。古县名。东魏以陆浑县改名,治今河南省嵩县东北。属司州。隋开皇初并入伏流县。

  • 平城宫

    北魏太和年间修筑,为孝文帝迁都洛阳前的皇宫。故址在今山西大同市火车站附近。《魏书·高祖纪》:北魏太和十八年(494),孝文帝“至平城宫”,又太和十九年(495),“诏皇太子赴平城宫”。即此。其后因迁都

  • 天全招讨司

    元分六番招讨司置,属土蕃等处宣慰司。治所在今四川天全县东南二十五里始阳镇。明洪武六年(1373)与六番招讨司合并为天全六番招讨司。元置,治碉门城(今四川天全县)。属雅州。明洪武六年(1373年)与六番

  • 砖庙集

    即今山东曹县西北三十五里砖庙镇。清光绪 《山东通志》 卷2 《舆图志》: 曹县西北有砖庙集。

  • 三阳川

    在今甘肃天水市北。《方舆纪要》卷59秦州:“三阳川在州北三十里,东流入渭,宋三阳砦以此名。”

  • 井陉县

    ①秦置,属恒山郡。治所在今河北井陉县(微水镇)西北北陉。北齐废。隋开皇六年(586)复置,属恒州。大业初属恒山郡。唐属恒州。北宋属真定府,熙宁六年(1073)废。八年(1075)复置,并迁治今井陉县北

  • 鱼条山

    一名鱼山。在今河北满城县西北五里。《清一统志·保定府二》: 鱼条山 “形如巨鱼,即《水经注》 所谓鱼山也。山极险旷”。

  • 益昌侯国

    西汉置,属涿郡。治所在今河北永清县东南。东汉废。《水经·巨马河注》: “巨马水东径益昌县故城南,汉封广阳顷王子婴为侯国,王莽之有秩也。《地理风俗记》 曰: 方城县 (治所在今固安县西南方城) 东八十里

  • 同起县

    北周置,属南宁州。治所在今云南嵩明县南二十六里杨林镇。唐贞观八年(634)属郎州,开元五年(717)复属南宁州。后升为威州。古县名。唐武德元年(618年)置,治今云南省嵩明县南。属戎州。天宝末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