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峡江

峡江

①即今江西峡江县之赣江。《方舆纪要》卷87临江府峡江县: 峡江 “在县治 (今巴邱镇)南,即赣江也。自吉水县流入境,经城南而东北出,入新淦县界。江流峻急,势如三峡,故有峡江之名”。

②亦名锁江。指今四川、湖北间长江三峡河段。两岸高岩峻璧,耸入霄汉,其中如削,秋夏水泛,峡流百里,波涛汹涌,舟人为之恐惧。《宋史·孟氏世家》:乾德三年(965),后蜀主孟昶“乃举族与官属峡江而下,至江陵”。


指流经重庆、湖北二省市间长江三峡段之长江。


猜你喜欢

  • 西宁隘

    亦名西平隘。在今四川雷波县东北一百里。《清一统志·叙州府二》:西平隘“与马边厅接界,为番民出入之道,有把总驻守”。

  • 大金沙江

    即今缅甸境之伊洛瓦底江。明、清称金沙江,见《明一统志》。为区别于云南北部的金沙江,此又称大金沙江。《明史·地理志》缅甸军民宣慰使司:“北有大金沙江,其上流即大盈江也。源出青石山, 自孟养境内滚经司北江

  • 老城基

    又作老街基。即今黑龙江省肇州县。民国熊知白《东北县治纪要》:“(肇州)县属老城基,距县市六十五里,……原为肇州县治豫定地。”1933年肇州县移治于此。

  • 长薄

    关隘名。在今河南信阳县南近豫、鄂交界处。《资治通鉴》:南朝梁天监七年(508),魏义阳三关戍主侯登以城降梁。八年,魏中山王英至义阳,将取三关,梁司州刺史马仙琕“使云骑将军马广屯长薄,军主胡文超屯松岘”

  • 海矬场

    在今广东台山市西南海宴中镇。即海宴、矬洞二场。清雍正中合并为海矬场。嘉庆年间又改设上川盐巡司。民国改为上川场。

  • 十六路

    南宋建炎元年(1127)诸路遍设安抚司,掌一路兵民之政,代替转运司成为一路的主要统治机构。南宋初分境内为:两浙东、两浙西、京西南、淮南东、淮南西、江南东、江南西、荆湖南、荆湖北、成都府、潼川府、利州、

  • 披锦亭

    北宋建,在今陕西洋县城西北隅。祝穆《方舆胜览》卷68洋州: 披锦亭 “苏子瞻诗: 烟红露绿晓风香,燕舞莺啼春日长。……” 《舆地纪胜》 卷109洋州: 《郡圃三十咏》 有披锦亭。在今陕西省洋县西北&#

  • 栗河

    即今白河支津。在今河南南阳县东南十里。《清一统志·南阳府一》: 溧河,“淯水支流。自马渡堰分流,至新野县界,仍入于淯”。

  • 夫犁营

    亦作扶黎营。在今辽宁义县东南。一说在辽宁北镇满族自治县东南。《后汉书·鲜卑传》:元初二年(115),“辽东鲜卑围无虑县,州郡合兵固保清野,鲜卑无所得。复改扶黎营。杀长史”。

  • 盛乐县

    ①即西汉之成乐县。治所在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西北土城子乡古城。《元和志》 卷4: “单于大都护府,今为振武节度使理所。……本汉定襄郡之盛乐县也,后魏都盛乐亦谓此城。” 胡三省 《通鉴注》:“按盛乐,《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