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岳飞庙

岳飞庙

又名精忠庙。在今河南汤阴县城西南隅。岳飞 (1103—1142) 字鹏举,相州汤阴人。南宋抗金名将。《清一统志 ·彰德府》: 岳武穆庙 “在汤阴县治西南。《府志》: 旧在南关外。明景泰初移此”。庙建于明景泰元年 (1450),历经修葺增建。座北朝南。山门前有施全祠,内奉施全铜像,祠前有秦桧、王氏等五奸臣的铁铸跪像。山门两侧有精忠坊及东大门;山门东侧有清乾隆御书碑。山门内碑碣林立,东有肃瞻亭、西有觐光亭。大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殿内有岳飞塑像,上悬金匾书 “还我河山”。寝殿面阔五间,檐下悬巨幅 “精忠贯日”。寝殿周围有岳云殿、四方殿、孝娥殿、岳珂殿、三代祠等。现为岳飞纪念馆。


在河南省汤阴县城西南隅。岳飞(1103—1142),字鹏举,相州汤阴人,南宋抗金名将。庙建于明初,历经修葺增建,面积达 4300 平方米。坐北向南,山门前有施全祠,内奉施全铜像,祠前有秦桧、王氏等五奸臣的铁铸跪像。精忠坊及东大门分立山门左右两侧,坊为木构多层斗栱组成,庄重大方,山门东侧有清乾隆御书碑。拾级进庙,古柏竞翠,碑碣林立。东有小巧玲珑的觐光亭和肃瞻亭。御碑亭后为大殿、寝殿。正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内有岳飞塑像;顶为硬山式,脊上装饰别致。寝殿亦五间,陈列岳飞手迹。周围有岳云殿、四子殿、孝娥殿、岳珂殿、三代祠等。建筑形式有卷棚、攒尖和硬山等。庙内保存有刻石193块,内容有岳飞的《满江红》、《宝刀歌》和诸葛亮的《出师表》,以及明以后历次修庙碑记和颂扬岳飞的题记诗赋等。今为岳飞纪念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猜你喜欢

  • 光山县

    隋开皇十八年(598)置,为光州治。治所即今河南光山县。大业初为弋阳郡治。唐武德三年(620)为光州治。南宋绍兴二十八年(1158)改为期思县,寻复为光山县。南宋末废。元至元十二年(1272)复置。清

  • 珠场镇

    在今广西合浦县东南六十里。旧为采珠之所。明、清时置巡司。

  • 蒿坝

    即今浙江上虞市西南十四里蒿坝乡。《方舆纪要》 卷92绍兴府: 蒿坝在 “府东南八十里。以近蒿山而名。为台、绍二府必经之道”。

  • 柿林县

    元初置,属郿州。治所在今陕西眉县东四十里柿林村。至元元年 (1264) 废。古县名。元初置,治今陕西省眉县东。属郿州。寻废。

  • 朱阳关

    一名朱阳镇。唐置,即今河南卢氏县东南七十四里老灌河北岸朱阳关镇。《新唐书·地理志》:卢氏县“南有朱阳关”。明设巡司,并有千总驻防。清乾隆五年(1740)移陕州直隶州州判驻此。为赴陕之要冲。

  • 中川郡

    东魏天平初置,属洛州。治所在堙阳县(今河南伊川县东南)。辖境相当今河南伊川县东部及登封市西部地。北周废。东魏天平初置,治堙阳县(今河南登封市西南颍阳西)。辖境约相当今河南省登封市西南及伊川县部分地。属

  • 邛部宣抚司

    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改邛部长官司置,属宁远府。治所在今四川越西县北新民镇古城。五十二年(1713)复改为长官司。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改邛部长官司置,治今四川省越西县东北。五十二年复改为长

  • 涂水

    ①即今山西榆次市东南涂河。《水经·洞过水注》: 涂水 “出阳邑东北大嵰山涂谷,西南经萝蘑亭南,与蒋谷水合,……蒋溪又西合涂水乱流西北入洞过泽”。《方舆纪要》 卷40榆次县: 涂水 “有二,一曰大涂水,

  • 诸暨州

    元元贞元年 (1295) 升诸暨县置,属绍兴路。治所即今浙江诸暨市。明太祖己亥年 (1359) 改名诸全州。元元贞元年(1295年)升诸暨县置,即今浙江省诸暨市,属绍兴路。辖境即今浙江诸暨市一带。至正

  • 八十家子

    在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东南百里。清代为右玉县北杀虎口外驿站。光绪《山西通志》卷30:八十家子“在(和林格尔)厅南,杀虎口外,为入口第一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