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岩州

岩州

①隋开皇十六年 (596) 置,治所在林虑县(今河南林州市)。大业初废。唐武德二年 (619) 复置,五年 (622) 废。

②唐贞观八年 (634) 改羁縻西金州置。属松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松潘县西境。后废。

③唐贞观十九年 (645) 置,治所在白崖城 (今辽宁灯塔县东南西大窑镇南、太子河北岸官屯附近)。后废。辽复置,属沈州。金废。

④唐调露二年 (680) 析横、贵二州置,治所在安乐县 (今广西玉林市西北)。《新唐书·地理志》:岩州 “以岩冈之北,因为名”。辖境相当今广西玉林市西、南及贵港市南境地。天宝元年 (742) 改为常乐郡,乾元元年 (758) 复为岩州。

⑤金兴定三年 (1219) 置,属辽阳府。治所在东安县 (今辽宁辽阳市东南)。元废。


(1)隋开皇十六年(596年)置,治林虑县(今河南林州市)。辖境相当今河南省林州市。大业初废。唐武德二年(619年)复置。五年废。(2)唐太宗时置,治白岩城(今辽宁辽阳市东燕州城)。后废。辖境相当今辽宁省辽阳市以东、本溪市以西地区。辽复置,治白岩县。属沈州。金废。(3)金兴定三年(1219年)置,治东安县(今辽宁辽阳市东南)。辖境相当今辽宁省辽阳市东部。元废。


猜你喜欢

  • 安上峰

    在今湖南衡阳市南岳区衡山岳庙之西。明嘉靖《衡州府志》卷2:安上峰“上有舜庙、舜溪、舜洞。昔舜往九嶷过此休息,因名”。

  • 赤城川

    即今甘肃黑河上游,在华亭、崇信、灵台三县境。《方舆纪要》卷58崇信县:赤城川“在县西南六十里”。《清一统志·平凉府一》:赤城川水“源出华亭县东南界,东流径泾州崇信县南四十里,为赤城川。又东北流至泾州南

  • 却佐溪

    在今云南镇雄县西。《明一统志》卷72芒部军民府:却佐溪“在府西一百五十里。下流入白水江”。

  • 阿跌部

    隋、唐铁勒十五部之一。在今蒙古国色楞格省哈拉河与鄂尔浑河下游一带。《新唐书·回鹘传·阿跌》:“阿跌,亦曰诃咥,或为��跌。”唐贞观二十一年(647)于此置鸡田州。所部贵族李

  • 北溜国

    故址在今马尔代夫之马累。元汪大渊《岛夷志略》:“北溜,地势居下,千屿万岛。舶往西洋,过僧伽刺傍,潮流迅急,更值风逆,辄漂此国。候次年夏东南风,舶仍上溜之北。”公元13世纪前期,郑和下西洋时曾经此。史籍

  • 黄须水

    即今山西黎城县东南小东河。《水经·浊漳水注》: 黄须水 “出台壁西张讳岩下,……其水南流,径台壁西,又南入于漳”。

  • 迦湿弥罗国

    即个失蜜国。唐西域国名。都城在拨逻勿逻布逻城 (今克什米尔斯利那加)。唐玄奘《大唐西域记》 卷3: 迦湿弥罗国 “周七千余里,四境负山。山极峭峻,虽有门径,而复隘狭,自古邻敌无能攻伐。……伽蓝百余所,

  • 大庙飞来殿

    在今四川峨眉山市北四里飞来岗上。本东岳庙,殿原供奉东岳大帝塑像,早已圮毁。殿建于宋元时期,内有《宋淳化四年重修庙记》和《元泰定四年重修东岳庙记》碑。殿正面檐柱三开间,长18.28米。内柱分成五开间,进

  • 塞峡

    一名鹫峡。在今甘肃西和县东北石堡乡大湾家峡。《水经·漾水注》: “建安水又东北,径塞峡。元嘉九年宋太祖遣龙骧将军裴方明伐杨难当,难当将妻子北奔,安西参军鲁尚期追出塞峡,即是峡矣。”

  • 长道郡

    西魏废帝改天水郡置,治所在长道县(今甘肃西和县北长道镇)。辖境相当今甘肃礼县、西和两县北部地。北周废。西魏废帝改南天水郡置,治水南县(今甘肃西和县北长道)。辖境相当今甘肃省礼县、西和二县北部地区。北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