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岑巩县

岑巩县

1930年改思县置,属贵州省。治所即今贵州岑巩县。据《清一统志·思州府》:岑巩山“在府城西二十里。峰峦层叠,连亘百里”。县因岑巩山为名。按:岑巩,侗语意为大山。


在贵州省东部。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面积 1479 平方千米。人口21.2万。辖4镇、7乡。县人民政府驻思旸镇。元置思州安抚司,至元十七年(1280年)前一度治清江(今县);后改安抚司为宣慰司,属湖广行省。明洪武初仍为宣慰司,治都坪峩异溪长官司地(即清江)。永乐十一年(1413年)改为思州府,属贵州布政司。隆庆二年(1568年)至万历五年(1577年)曾迁平溪卫(今玉屏县)。清不改。1913年废府置思县,属黔东道(1914年改名镇远道)。1923年直属于省。1930年改名岑巩县。1949年属铜仁专区,1950年划入镇远专区。1956年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1958年并入镇远县,1962年析出复置。地处黔东低山丘陵中部。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农产以稻、小麦、甘薯、油菜籽、花生为主。有水泥、发电、化肥、酿酒、印刷、粮油加工等厂。思州石砚闻名全国。岑石、岑洋公路斜穿县境。名胜古迹有回龙寺和文笔塔,明代思州宣慰司副使墓。


猜你喜欢

  • 姥岭

    在今浙江慈溪市南龙南乡南。《方舆纪要》卷92余姚县: 姥岭 “在县东北十五里。东去烛溪湖五里”。

  • 龙栖山

    即今福建将乐县西南龙栖山。明弘治《将乐县志》卷1:龙栖山“在县南义丰都,群峰峭拔,势耸千仞……林木幽映,山底多石潭,有龙潜止,故名”。

  • 中甸厅

    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置,属丽江府。治所即今云南中甸县。“中甸”为纳西语“主地”的音译,意即酋长居住的地方,或饲养牦犏牛的寒冷地方。1913年废为中甸县。

  • 八沟营

    即今河北平泉县。旧称东河汛。清雍正九年(1731)于此设守备驻防,后又增置千总参将于此。

  • 葛家集

    即今山东文登市西侯家镇。清光绪 《文登县志》 卷3 《坊市》: 城西四十里曰葛家集。

  • 东上旗

    俗称巴汗俄尔札萨克旗。即和硕特东上旗。在今青海祁连县、门源回族自治县、海晏县三县交界处。后迁今乌兰县东南。

  • 甬东

    即甬句东。春秋越地。今浙江东部舟山岛。《左传》:哀公二十二年(前473),“越灭吴,请使吴王居甬东”。杜预注:“甬东,越地,会稽句章县东海中洲也。”又作甬句东。春秋越地。在今浙江省舟山岛。前473年,

  • 梁元帝陵

    在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故江陵县城东门外。《资治通鉴》: 南朝梁承圣三年 (554),西魏军将俘获的梁元帝萧绎活埋,降于西魏的萧詧 “使以布帊缠尸,敛以蒲席,束以白茅,葬于津阳门外”。

  • 龙马潭

    在今四川泸县东南龙溪河东。《舆地纪胜》卷153泸州:龙马潭“在城东北二十里。唐王昌遇落魄仙于此,以龙马一夕送归潼川,因号曰龙马潭”。今潭中有呈椭园形小山,约四里许。山上有宋嘉祐间建冲虚观及清光绪辛卯(

  • 航埠市

    即今浙江衢县西二十里航埠镇。明弘治《衢州府志》 卷5驿递: 城西有上航埠头驿。清嘉庆《西安县志》 卷9: 航埠市有 “东、西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