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山北县

山北县

①十六国秦置,治所在今陕西长安县东南引镇附近。以在终南山北而名。北魏属京兆郡。北周天和三年(558)废。

②北魏太和十一年(487)改鲁阳县置,为鲁阳镇治。治所即今河南鲁山县。十八年(494)为荆州治,二十二年(498)为鲁阳郡治。北周改为鲁山县。


(1)古县名。(1)十六国后秦置,治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东境。以在终南山之北得名。北魏属京兆郡。北周天和三年(568年)废。(2)北魏太和十一年(487年)改鲁阳县置,治今河南省鲁山县东。属荆州。北周改鲁山县。(2)旧县名。苏南抗日根据地设。1938年由江苏省镇江县南部宁镇山区北麓析置。寻即撤销,1943年复设。1945年10月再撤,仍并入镇江县。


猜你喜欢

  • 杨林市

    即今湖北松滋县南四十四里杨林市镇。清光绪《湖北全省分图》:松滋县南有杨林市。

  • 楮皮岭

    在今安徽霍山县东南。《方舆纪要》 卷26霍山县 “梅子岭” 条下: “又县东南四十里有楮皮岭,居人多造纸于此。”

  • 木根铺

    即今四川武隆县西北木根乡。清嘉庆《四川通志》卷89涪州:木根铺“在州东一百九十里”。

  • 五福镇

    ①即今江西黎川县东北五福街。《方舆纪要》卷86建昌府新城县:五福镇“在县东北二十五里。为江、闽往来必经之道,置公馆于此。商贾交会,民物辏集,屹为大镇”。②在今江西婺源县西北。《方舆纪要》卷28徽州府婺

  • 大员

    又作台员。指今台湾台南市西安平镇一带。此地乃台窝湾族的原住地,因以族名为地名。转音为台湾。古地区名。又作大圆(张燮《东西洋考》)。台湾的前称。见明陈第《东番记》。即今台湾省台南市西安平一带。《大清一统

  • 邓步镇

    宋置,属溧水县。即今江苏高淳县东北定埠镇。宋《景定建康志》卷16:社渚镇“乾道四年移税额于溧水县邓步”。

  • 筹边楼

    ①唐太和四年 (830) 剑南西川节度使李德裕建,在今四川成都市旧城西。《新唐书· 李德裕传》: “筹边楼,按南道山川险要与蛮相入者图之左,西道与吐蕃接者图之右。其部落众寡,馈�8

  • 沙营长官司

    明洪武中置,治所在今贵州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西北沙营乡。清废。

  • 王快镇

    在今河北阜平县东南五十里。清时其地居民汇聚,商业发达,为县重地。康熙中阜平县尝寄治于此。在河北省邢台县东南部。面积27.5平方千米。人口3.1万。镇人民政府驻王快,人口4330。1953年建乡,196

  • 常思岭

    在今福建闽侯县东南,接福清市界。《方舆纪要》 卷96福州府: 常思岭 “在府东南百二十里。高数百仞,袤三里许。一名相思岭,闽县东南尽处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