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溪口
即今浙江长兴县南五十里吴山乡。清同治《长兴县志》卷2引《旧志》:“小溪口渡在县南六十里。”(原按语:“渡在县南五十里,《旧志》误。”)
即今浙江长兴县南五十里吴山乡。清同治《长兴县志》卷2引《旧志》:“小溪口渡在县南六十里。”(原按语:“渡在县南五十里,《旧志》误。”)
自同蒲铁路轩岗站(今山西原平县西北轩岗镇)至石滩煤矿。长2.7公里。日伪于1940年修筑。1946年被拆除。
即今浙江台州市南路桥区。《方舆纪要》卷92黄岩县: 路桥镇 “在县东三十里。宋初为新安镇,后改今名。今亦为戍守处”。
在今云南宾川县西境。明洪武十五年(1382) 置土巡检司于此。
明置,属海州卫。在今辽宁盖州市东。明《辽东志》卷2:大片岭关在“(海州)卫东一百一十里”。
①在今湖北汉川县东南三十里。《方舆纪要》 卷76汉川县: 高观山 “高耸可以望远”。②在今四川安县南三十里。《方舆纪要》 卷67安县: 高观 “有一峰突起,其上平台,登临四望,远见百里之上,因名”。
南齐侨置,属南谯郡。治所在今安徽全椒县西南十五里。南朝梁废。古县名。南朝齐置,治今安徽省全椒县西南,属南谯郡。梁废。
一作宿。春秋卫邑。在今河南濮阳市北十里。《春秋》: 文公元年 (前626) 秋,“公孙敖会晋侯于戚”。杜注: “卫邑,在顿丘卫县西。” 又 《左传》: 哀公二年 (前493) 六月,“晋赵鞅纳卫大子于
北宋明道二年(1033),西夏升兴州置,为国都。治所在今宁夏银川市老城。西夏天庆十二年(1205)改名中兴府。西夏明道二年(1033年)升兴州置,治今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1038年起为西夏国都。辖境
在北京故宫西侧,包括永寿宫、翊坤宫、储秀宫、太极殿、长春宫、咸福宫。明永乐十八年(1420)建成,清代曾予重修。明朝时为嫔妃居住之所,清朝后妃居此。永寿宫,明初称毓德宫,后改今名。储秀宫,明清两代为后
在今广西天等县西南。《明一统志》卷85太平府:牛角山“在龙英州治(今龙茗镇)东。山有岩,形如牛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