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安镇
北宋置,属安岳县。在今四川安岳县北四十里。
北宋置,属安岳县。在今四川安岳县北四十里。
西汉武帝时置,属临淮郡。治所约在今江苏长江以北或相邻的安徽境内。新莽废。西汉武帝时置,治所约在今江苏省长江以北或相邻的安徽省境内。属临淮郡。东汉初废。
即今云南泸水县东南五十二里老窝白族乡。清乾隆时设土千总驻守。该地四面环山,地形如窝,故名。
①汉曰雷陂。在今江苏扬州市北十里。唐武德五年 (622) 改葬隋炀帝于此。《新唐书·地理志》江都县: “东十 一里有雷塘,贞观十八年,长史李袭誉引渠,又筑勾城塘,以溉田八百顷。” 宋以后渐湮废。《方舆
唐先天元年 (712) 改大基县置,属洛州(后属河南府)。治所在今河南济源市西南。大顺初移治柏崖 (今孟津县东南)。北宋开宝元年 (968)移治白波镇 (今孟津县东南二十五里)。金改名孟津县。古县名。
秦置,属薛郡。治所在今山东兖州市东北五里。西汉属山阳郡。元朔三年 (前126) 封鲁恭王子政为侯国,后改为县。西晋省入南平阳县。隋开皇十三年 (593) 复置,移今兖州市,为兖州治。大业初为鲁郡治。唐
在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东北实格里一带。一说在苏门答腊岛东岸之望加丽。清谢清高 《海录》 有专条记述。
在今广西岑溪县东南九十里,黄华河东岸。《明史·地理志》:岑溪县东南有上里平河村巡司。《清一统志·梧州府二》:上里平河巡司“在岑溪县东南平河。旧置镇乌峡山下,今移于此”。
一名烈山。又名重山、丽山。在今湖北随州市北。《史记·五帝本纪》 正义引《括地志》云:“厉山在随州随县北百里。山上有石穴,曰神农生于厉乡,所谓烈山氏。”
唐置,属鄯州。在今青海湟中县西北,东至西宁市六十里。《新唐书·地理志》 鄯州鄯城县:“西六十里有临蕃城。” 后没于吐蕃。唐置,在今青海省湟中县东南。属鄯州。因靠近吐蕃境而得名。后地入吐蕃。
即今河南南召县南三十里南河店镇。清乾隆 《南召县志》 卷1: 西南,“南河店,一百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