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名刘黑逵垒。在今河北永年县 (临洺关) 东南。《元和志》 卷15永年县: 刘黑逵垒 “在县(今永年县东南城关镇) 西南十里,洺水南。贞观四年于垒东置昭福寺,碑岑文本撰”。《方舆纪要》 卷15广平府:
元改雅懒(耶懒)路置,属开元路。在今俄罗斯滨海边疆区东北塔乌黑河流域。明改牙鲁卫。
清宣统元年(1909)改五常厅置,属吉林省。治所即今黑龙江省五常市。辖境相当今黑龙江省五常市及尚志市的部分地区。1913年降为五常县。清宣统元年(1909年)升五常直隶厅置,治今黑龙江省五常市。191
北宋崇宁三年(1104)于唐米川县故址修筑,属廓州。在今青海化隆回族自治县西南黄河北岸。《宋史·地理志》廓州:米川城“王厚云:米川沿河西至廓州约六十里,过河取正路至结啰城约三程,本城至廓州约三十余里”
西晋咸宁四年 (278) 置,属始平郡。治所在今陕西宝鸡市东。后废。古县名。蒯又作剻。西晋咸宁四年(278年)置,治今陕西省宝鸡市西渭河南岸,属始平郡。后废。
在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位于尹庆群礁西部。为一环礁。东北至西南长8公里,宽2.5公里。中国渔民向称大弄鼻,因该环礁形似鼻孔,海南俗语称窿鼻,与弄鼻同音,故名。1935年公布名称为西零丁礁。1947年改名
在今湖北宜城市西二十里。《水经·沔水注》: 夷水 “历宜城西山,谓之夷溪。又东南径罗川城,故罗国也”。
西汉元鼎六年(前111)置,属越嶲郡。治所在今四川冕宁县南泸沽镇。《晋书·明帝纪》:太宁元年(323),“李雄使其将李骧、任回寇台登,将军司马玖死之”。即此。南齐废。北周武帝时复置,为白沙郡治。隋属越
又名敖山。在今广东龙川县北。《寰宇记》卷159循州: 龙川县有 “嶅山”。《方舆纪要》 卷103惠州龙川县: 嶅山在 “县北三十里。与河源县灵山势相连接,峻耸秀丽,如围屏列戟。高五百余丈,周百余里,其
即今内蒙古凉城县东北岱海。《晋书·慕容垂载记》: 东晋太元二十年 (395),“遣其太子宝及农与慕容麟等率八万伐魏……宝进师临河,惧不敢济。还次参合 (陂),忽有大风黑气,状若堤防,或高或下,临覆军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