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寻思干

寻思干

又作挦思干、撒马耳干、撒马儿罕、邪米思干、薛米思干、薛米思坚、薛迷思加、薛米则干、换思干、换斯干。即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辽保大三年(1123)耶律大石大败西域诸国十万大军于此。《辽史·天祚皇帝纪·附耶律大石》:耶律大石称王,率军西进“至寻思干”。即此。耶律大石建立西辽后,置河中府于此。


西域古国名。又称挦思干、邪米思干、薛迷思干、萨未犍、换思干、薛迷思坚、薛迷思加、薛米则干、薛米思坚等。即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辽史·天祚帝纪》:保大三年(1123年),耶律大石“至寻思干,西域诸国举兵十万,号忽儿珊,来拒战”。耶律楚材《西游录》:“寻思干者西人云肥也,以地土肥饶故名之。西辽名是城曰河中府,以濒河故也。”西辽时建为西都。


猜你喜欢

  • 海丰 (豐) 镇

    金置,属盐山县。在今河北黄骅市东南。

  • 韩江

    即今广东潮州市东韩江。《方舆纪要》 卷103潮州海阳县: 韩江 “在府城东韩山下。源出江闽汀、赣二州境,流入界,会三河而南出,又合产溪、九河、凤水,过凤栖峡,经恶溪而至山下为韩江。又经老鸦洲分流为三:

  • 剌鲁卫

    明永乐六年 (1408) 置,属奴儿干都司。治所在今黑龙江省宾县西宾西镇一带。后废。

  • 滋阳县

    ①隋开皇六年 (586) 置,属恒州。治所在今河北行唐县西北四十里上滋洋乡。因在滋水之北而得名。大业初属常山郡。唐武德五年 (622) 废。②明成化七年 (1471) 改嵫阳县置,为兖州府治。治所即今

  • 古辣泉

    在今广西宾阳县东南古辣镇。《舆地纪胜》卷113引《桂海虞衡志》云:“古辣,乃宾、横间墟名。以墟中泉酿酒,既熟不煮,但埋之地中, 日足取出,色浅红,味甘而致远,虽行烈日中不亟坏,南州珍之。”又引宋徐安国

  • 桃竹溪

    在今贵州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北。《方舆纪要》 卷122思南府沿河祐溪长官司: “桃竹溪在府北高歇峰下,流合河由江。”

  • 固察土司

    清雍正时置,属西宁办事大臣。为玉树四十族之一。驻牧地在沁喀庄 (今青海称多县西北通天河东北岸)。清末为玉树二十五族之一。

  • 南古寨

    北宋置,属同官县。即今陕西宜君县南古寨。《清一统志·西安府三》: 南古砦 “四面皆山峡,一径仅通,其顶宽平”。

  • 青原山

    即今江西吉安市东南青原山。《舆地纪胜》卷31吉州: 青原山 “在庐陵县”。《明一统志》 卷56吉安府: 青原山 “在府城东南一十五里。中有骆驼峰、鹧鸪岭,势甚乔耸。宋王廷珪诗: 异时黄鲁直,尝赋青原诗

  • 古江口

    在今广西横县东六十里百合镇北江口村。明置古江口巡司。即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横县东江口。明于此置巡检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