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富乐山

富乐山

亦名金山。在今四川绵阳市东。明曹学佺《蜀中名胜记》 卷9绵州引 《周地图记》 云: “富乐山,高广为众之秀,登之望见州城。” 《元和志》 卷33绵州: “有东西门,东门久塞,富乐山气所冲,门开张则丧乱。宋元嘉初,太守王怀业开之。果致覆败,尔后还塞。” 《方舆胜览》 卷 54 绵州:富乐山 “在巴西县东五里。刘备自蛮荆入蜀,刘璋延之于此山,望见蜀之全盛,饮酒乐甚,故得富乐之名”。


又称东山、第一山。在四川省绵阳市东。据《三国志·蜀志》记载,建安十六年(211年),刘备应益州牧刘璋之请由荆州入益至涪(今绵阳市),刘璋从成都赶来亲迎,设宴于此山宝盖峰,望见全蜀之富庶,二人欢乐畅饮,故得此名。山麓原有石盆山、迎真观、卧佛院、洞灵观诸景点。今仅存唐乾符年间的《王助碑》。碑文中有:“西绝涪水,有山曰柏下,诸葛公营垒在焉。而乔木婆娑者,蒋公琰万秋之宅,钟士李之所尝致敬也。”可见在唐代,附近的柏山下有诸葛亮的营垒和蒋琬的住宅遗址。山麓芙蓉溪畔还有著名的平阳府君阙和纪念唐代诗人李白和杜甫的李杜祠。环境幽美,今辟为东山公园。


猜你喜欢

  • 杨林集

    即今湖北汉川县西南四十六里杨林沟镇。清光绪《湖北全省分图》:汉川县西南有杨林集。

  • 成德军

    又名恒冀、镇冀。唐方镇名。宝应元年(761)置。为收抚安禄山、史朝义余众而设河北三镇之一。治所在恒州(今河北正定县)。辖境屡有变动,较长期领有恒、冀、深、赵四州,相当今河北沙河、滹沱河下游以南,献县、

  • 大皋口

    在今江西吉安市南二十里赣江畔。《陈书·高祖纪》:南朝梁大宝元年(550),“高州刺史李迁据大皋”,即此。《资治通鉴》作“大皋口”。在今江西省吉安市南赣江畔。《资治通鉴》:南朝梁大宝元年(550年),“

  • 白旗堡

    清置,属广宁县。即今辽宁新民市东南红旗乡。《清一统志·锦州府二》:白旗堡“在广宁县东界。本朝康熙二十九年设佐领、骁骑校驻防”。

  • 洛源县

    隋大业元年 (605) 改归德县置,属庆州。治所在今陕西吴旗县西北。《元和志》 卷3洛原县: “因洛水所出为名。” 大业初属弘化郡。十三年(617) 废。唐贞观二年 (628) 复置,属庆州。五代时废

  • 浝水

    在今河南济源市境。《清一统志 · 怀庆府一》: 浝水 “源出济源县西北四十里,绕城北而东合溴河。……按: 刘漪 《浝水论》 云,浝水出莽山,经勋掌村东里许,分为二,……其一东流抵北石村西,又东南至石露

  • 峰市

    即今福建永定县西南峰市乡。扼汀江上下游,南与广东大埔县交界。旧属上杭县,清时有县丞驻此。

  • 古渭砦

    北宋皇祐四年(1052)置,属秦州。即今甘肃陇西县。熙宁五年(1072)于此置通远军。《宋史·王韶传》:“帝志复河、陇,筑古渭为通远军,以韶知军事。”元祐五年(1090)升为陇西县。

  • 仙鹅洞

    即思峨洞。在今四川兴文县西南。清嘉庆《兴文县志》卷1:仙鹅洞在“县东二十里。一名思峨洞。唐置思峨县本此。洞口狭内阔,石髓凝结,奇形万状。相传仙峨常来此。洞有仙鹅立石痕”。

  • 大仙山

    即今福建大田县东南大仙峰。《方舆纪要》卷97延平府大田县:大仙山“在县南。有双峰插天,如仙人角髻立于云外,县之镇山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