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州
①唐万岁通天二年 (697) 以昆明夷内附置,属黔州都督府。治所即今贵州大方县。后废。
②唐置,为羁縻州,属芳池州都督府。在今甘肃华池县西北境。后废。
(1)唐贞观时以党项野利氏部落置,治今四川省若尔盖县境内。辖境相当今四川省若尔盖县一带。后吐蕃攻唐,地入吐蕃,州侨治怀安县(今甘肃华池县西北怀安镇)。旋废。(2)唐武周万岁通天二年(697年)置,治今贵州省大方县。为羁縻州。属黔州都督府。辖境相当今贵州省大方、毕节等县市。后废。
①唐万岁通天二年 (697) 以昆明夷内附置,属黔州都督府。治所即今贵州大方县。后废。
②唐置,为羁縻州,属芳池州都督府。在今甘肃华池县西北境。后废。
(1)唐贞观时以党项野利氏部落置,治今四川省若尔盖县境内。辖境相当今四川省若尔盖县一带。后吐蕃攻唐,地入吐蕃,州侨治怀安县(今甘肃华池县西北怀安镇)。旋废。(2)唐武周万岁通天二年(697年)置,治今贵州省大方县。为羁縻州。属黔州都督府。辖境相当今贵州省大方、毕节等县市。后废。
原名佛图寺塔。又名灵塔。在今云南大理市 (下关) 北六里,点苍山斜阳峰东麓阳平村旁。为正方形十三层密檐式砖塔,高30.7米,底层每边宽 4.5 米,顶有青铜塔刹。为南诏古塔。据 《南诏野史》 载:“唐
驿站名。又称失八儿秃站。元上都至大都南驿路第四站。故址即今河北沽源县南小厂。明初改称隰宁驿,又名盘谷镇。后废。即今河北省沽源县南石头城子。为元代大都和上都之间交通驿站。元周伯琦《扈从诗前序》:“失八儿
即今山东海阳县西南六十里赵疃村。抗日战争时期,赵疃人民开展地雷战,给敌人以沉重打击,1945年被胶东军区授予 “胶东特等爆炸模范村” 称号。今有赵疃地雷战遗址。
又名百善铺。即今安徽濉溪县西南百善镇。《方舆纪要》卷21宿州“第城驿”条下:“又有百善道驿在州西七十里。《寰宇记》云:古有百战道也。”
即古蓼水。源于今河北邢台市西北达活泉,东入牛尾河,北径任县北入大陆泽。《寰宇记》卷59龙冈县:蓼水“一名达活水,出襄国(按:今邢台市)西石井冈”。《清一统志·顺德府一》:达活河,“《旧志》:源出府(按
①夏代诸侯国。在今河南清丰县东南。《左传·昭公元年》:“夏有观、扈。”西汉置观县于此。《汉书·地理志》 观县注引应劭曰:“夏有观、扈。世祖更名卫国, 以封周后。”《续汉书·郡国志》:“卫,公国。本观故
即棐林。春秋郑地。在今河南新郑市东北。《春秋》: 文公十三年 (前614),“郑伯会公于棐”。《公羊传》 作斐。即“棐林”。
在四川万县市东北。《方舆纪要》卷69万县:天城山“在县西五里。四面峭立如堵,惟西北一径可登。又名天生城, 相传汉昭烈尝驻兵于此”。
①秦置,属北地郡。治所在今甘肃平凉市西北四十里安国镇油房庄。《史记· 秦本纪》: 秦昭王六年 (前301),“泾阳君质于齐”。西汉改属安定郡。《后汉书· 隗嚣传》: 东汉建武二年 (26),“赤眉去长
一作侯赵川。在今河南辉县市西北三十里。《宋史·岳飞传》: 南宋建炎元年 (1127),岳飞击败金兵,“翌日,战侯兆川,身被十余创,士皆死战,又败之”。又作侯赵川。在今河南省辉县市西北。四周重山若廓,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