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定兴县

定兴县

金大定六年 (1166) 置,属涿州。治所即今河北定兴县。元属易州。明属保定府。民国初属直隶保定道。1928年直属河北省。


在河北省中部。属保定市。面积714平方千米。人口56万。辖4镇、12乡。县人民政府驻定兴镇。取“大定兴盛”之意为名。秦置范阳县,治今县西南固城,属广阳郡。北齐徙治伏图城,属幽州范阳郡。隋改名逎县,大业十三年(617年)省入易县。金大定六年(1166年)始置定兴县,治今址,属涿州。元属保定路易州。明洪武六年(1373年)改属保定府。清因之。1913年属直隶省范阳道,后属保定道。1928年直属河北省。1938—1949年建置、归属变化频繁,曾设徐定、徐涞定、容定等县。1949年复设,属保定专区(1968年改地区)。1958年撤销,并入徐水县、易县,1961年复置。1994年划归保定市。地处太行山山前平原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南拒马河、中易水、北易水流经境内。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农产小麦、玉米、棉花。有电机制造、农机修造、水泥、化肥等工业。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公路、107国道纵穿中部。古迹有慈云阁、义慈惠石柱。


猜你喜欢

  • 河雍

    即阳。战国魏邑。在今河南济源市西南。《水经·济水注》 引 《竹书纪年》: “郑侯使韩辰归晋阳及向。二月,城阳、向。更名阳为河雍。” 即此。

  • 龙德宫

    在今河南开封市。《方舆纪要》卷47开封府祥符县“汴故宫”条载:“龙德宫在城内西北隅。宋徽宗潜邸也。即位后广之,易今名。”

  • 瓦述余科安抚司

    简称余科或鱼科土司。清雍正六年(1728)置,属打箭炉厅。治所在今四川道孚县北甲宗乡(旧鱼科乡)。宣统三年(1911)改流,归道坞委员管辖。

  • 嵩岭

    又作长岭、天门岭。即今黑龙江省东南部,延伸至吉林省东北部之张广才岭。清光绪 《吉林通志》 卷18敦化县: 嵩岭 “俗名张广才岭,嘉庆年间改今名。在县城西北一百八十里,即吉林东之长岭也。南接英 (额)

  • 黄公岭

    即今福建武平县东北黄峰岭。《方舆纪要》卷98武平县: 黄公岭在 “县北百五十里,接长汀县界。修阻二十余里。上有泉,自石中迸出,仅杯勺许,而群饮不竭。俗呼圣公泉”。

  • 鄂诺河

    亦作鄂嫩、敖嫩、俄侬。在清外蒙古车臣汗部北境。即今蒙古国肯特省流入俄罗斯境内的鄂嫩河。即“斡难河”。

  • 巩华城

    明嘉靖十九年(1540)建,在今北京市昌平县东南二十里沙河镇。顾炎武《昌平山水记》卷上:巩华城“南北径二里,东西径二里。门四:南曰拱京,制如午门,北曰展思,东曰镇辽,西曰威漠。行宫在城之中”。又称巩华

  • 萌诸岭

    即萌渚岭。五岭之一,在今湖南南部江华瑶族自治县与广西东部贺县之间。即“萌渚岭”。

  • 蒯城县

    西晋咸宁四年 (278) 置,属始平郡。治所在今陕西宝鸡市东。后废。古县名。蒯又作剻。西晋咸宁四年(278年)置,治今陕西省宝鸡市西渭河南岸,属始平郡。后废。

  • 和山寨

    在今广东兴宁市东。清同治 《广东图说》 卷89兴宁县: 和山堡在 “城东十里。内有小村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