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安溪县

安溪县

①北宋大观三年(1109)置,属纯州。治所在今四川合江县西南一百里。宣和三年(1121)降为安溪砦。

②北宋宣和三年(1121)改清溪县为安溪县,属泉州。治所即今福建安溪县。明《八闽通志》卷2《地理·郡名》:安溪县“旧名清溪, 以县治前有溪清莹环绕,故名。宋宣和中盗起陆州清溪洞时(按此为封建统治者对方腊领导农民起义军的诬蔑),恶其名, 改为安溪”。元属泉州路。明、清属泉州府。1913年属福建南路道。1914年属厦门道。1928年直属福建省。宋时地产铁,置有青阳铁场。


(1)古县名。北宋大观三年(1109年)置,治今四川省合江县西南。属纯州。宣和二年(1120年)废。(2)今县名。在福建省东南部、晋江西溪上游。属泉州市。面积 2983 平方千米。人口106.3万。辖13镇、11乡。县人民政府驻凤城镇。唐咸通五年(864年)析南安县西部二乡置小溪场。五代南唐保大十三年(955年)升场为清溪县,取溪水清澈为名。治今凤城镇,属泉州。北宋宣和三年(1121年)改名安溪县。《八闽通志》:安溪县“旧名清溪,以县治前有溪清莹环绕,故名。宋宣和中……改为安溪”。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属泉州路。明、清属泉州府。1913年属南路道,1914年属厦门道,1928年直属福建省。1949年属第五专区。1950年3月属泉州专区(同年9月改称晋江专区)。1971年属晋江地区。1985年属泉州市。地处闽东山地中段,为戴云山所盘踞。属南亚热带湿润气候。农产有稻、甘薯、甘蔗、烟草,并产龙眼、枇杷、荔枝、梨。有铁、煤、锰、铅、石墨矿。工业有制茶、水泥、制糖、陶瓷、竹编。特产乌龙茶(铁观音、黄金桂)、柿饼、“湖头米粉”、“龙涓红曲”等,尤以乌龙茶著名,有“中国茶都”之称。梅剑支线铁路和新集、郊柏、围禾公路经此。纪念地有佛子格苏维埃政府旧址。名胜古迹有安溪县文庙、清水岩和山泉度假村、温泉度假村。


猜你喜欢

  • 文翁学堂

    亦名文翁石室,又名周公礼殿。西汉景帝时蜀郡太守文翁建。在今四川成都市文庙前街第四中学校内。为四川最早的官办学校。《周书·辛昂传》:尉迟迥“复表昂行成都令。昂到县,即与诸生祭文翁学堂,因共欢宴”。北宋名

  • 趵突泉

    在今山东济南城西门外趵突泉公园内。《水经·济水注》: 泺水 “出历城县故城西南。泉源上奋,水涌若轮”。即指趵突泉。宋曾巩 《齐州二堂记》: “历城之西有泉涌出,高或数尺,人名之曰趵突之泉,其注而北,则

  • 舍 (捨) 资千户所

    元初置,属临安路。治所在今云南蒙自县东八十里老寨。至元十三年 (1276) 改安南道防送军千户。明洪武十五年 (1382) 复名舍资千户所,寻改安南长官司。

  • 屯田

    即今山东寿光市东南屯田。1948年山东革命根据地置寿南县治此。村名。在山东省寿光市西部。属洛城镇。人口3830。相传元末立村,时名富旺庄,位今址西南。明初因弥水决口淹没村庄,北迁今址重立村庄,屯田垦殖

  • 陀喇河

    ①即它漏河。今内蒙古和吉林境内之洮儿河。清张穆《蒙古游牧记》卷1:陀喇河“旧作陀罗,亦曰洮儿河。《辽史》上京有他鲁河。《金史》长春县有挞鲁古河。圣宗四年改挞鲁河为长春河,即此陀喇河也”。②亦作拖罗河。

  • 巴丘城

    即今湖南岳阳市。相传孙吴所筑。《三国志·吴书·吴主传》:东汉建安十九年(214),“使鲁肃以万人屯巴丘”。裴注:“巴丘今曰巴陵。”《水经·湘水注》:巴丘山“有巴陵故城,本吴之巴丘邸阁城也”。即巴丘邸阁

  • 富世盐井

    亦称富义盐井。在今四川富顺县城内西南。《旧唐书·地理志》 富义县: “界有富世盐井,井深二百五十尺,以达盐泉,俗呼玉女泉。以其井出盐最多,人获厚利,故云富世。”

  • 甲尔木山

    在今四川小金县西新格乡境。《清史稿·阿桂传》:“僧格宗者,小金川门户也。甲尔木山梁为僧格宗要经。阿桂乘贼怠,潜赴墨陇沟,夜半大雾,袭据之,进逼僧格宗。”即此。

  • 白马卡错

    又作邦卡错。在今西藏南部,门隅地区达旺西十二里处。藏语意为莲花堡。原隶属于西藏地方政府管辖,为门隅三十二错、定(错、定是当地的一级行政区划)之一。1951年被印度政府非法占领。

  • 杀虎堡

    在今山西右玉县西北六十里杀虎口村。《方舆纪要》卷44大同府:杀虎堡“嘉靖二十三年置,万历三年增修,周二里。分边二十里零。堡逼近寇巢。兔毛河直通塞外,川原平衍,便于长驱,往往由此入犯。隆庆五年设市场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