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安故县

安故县

西汉置,属陇西郡。治所在今甘肃临洮县南玉井乡。西晋初废。十六国前凉复置,兼置安故郡。后废。《水经·河水注》:“洮水北径安故县故城西, ……《十三州志》曰:县在郡南四十七里。盖延转击狄道安故五溪反羌,大破之, 即此也。”


古县名。西汉置,治今甘肃省临洮县南。为安故郡治。武帝时,先零羌与匈奴通,兵攻安故;东汉初,盖延击狄道、安故等羌。均即此。西晋废。十六国前凉复置,仍为安故郡治。后又废。


猜你喜欢

  • 南兖州

    ①东晋元帝侨立兖州于京口 (今江苏镇江市)。南朝宋永初元年 (420) 改名南兖州。元嘉八年(431) 移治广陵县 (今江苏扬州市西北蜀冈上)。辖境相当今江苏淮河以南长江以北及安徽凤阳、滁州以东地。其

  • 柏崖山

    在今河南济源市西南五十里蓼坞西北。东魏侯景筑城于山上。唐咸亨四年 (673) 置柏崖县及柏崖仓于此。古山名。在今河南省孟津县西。南北朝时侯景筑城于山上。唐咸亨四年(673年)于此建柏崖仓。

  • 庐山

    ①亦名东庐山。即今江苏溧水县东二十里东芦山。《隋书·地理志》:溧水县有庐山。《宋史·河渠志七》:南宋乾道年间,建康守臣张孝祥言:“秦淮水三源,一自华山由句容,一自庐山由溧水,一自溧水由赤山湖,至府城东

  • 益门城

    在今陕西宝鸡市西南十五里益门乡。《方舆纪要》 卷55宝鸡县: 益门城,“元末李思齐筑以备川蜀,城西据益门山,因名。明初徐达取汉中,自长安引兵屯益门,遣傅友德南出褒斜是也。今为益门镇,向设巡司戍守”。即

  • 合浦江

    即今广西合浦县北之南流江。《旧唐书·地理志》合浦县:“州界有瘴江, 名合浦江也。”《明史·地理志》 合浦:“又城北有廉江,亦曰合浦江。自广西容县流入,径州,江口分为五,西南注于海。”

  • 涐水

    ①即今四川西部之大渡河。东汉许慎 《说文解字》: “涐水出蜀汶江徼外,东南入江。” 《水经·江水注》: “吕忱曰: 渽水出蜀,许慎以为涐水也,从水我声。南至南安,入大渡水。大渡水又东入江。”②即青衣江

  • 底庙镇

    即今陕西旬邑县北五十里底庙乡。清 《乾隆内府舆图》: 三水县北有底庙镇。在陕西省旬邑县西北部。面积80平方千米。人口1.9万。镇人民政府驻底庙街,人口960。相传此地沟边崖下有一寺庙,故名。明、清时为

  • 涞水县

    隋开皇十八年 (598) 改永阳县置,属易州。治所即今河北涞水县。《元和志》 卷18涞水县: “近涞水为名。” 大业初属上谷郡。唐属易州。北宋太平兴国六年 (981) 废入易县。辽复置,仍属易州。民国

  • 邽山

    在今甘肃天水市西北。《水经·渭水注》:“渭水东历上邽县 (今天水市) 北,邽山之阴。”

  • 宝积监

    北宋置,属宜州。在今广西河池市西。《舆地纪胜》 卷122宜州: 宝积监 “自河池而西五十里, 坑户穴地深五十丈, 取矿入炉, ��炼成银”。北宋置,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