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宁晋县

宁晋县

唐天宝元年(742)改廮陶县置,属赵郡。治所即今河北宁晋县。北宋属庆源府,金属沃州。元属赵州。民国初属直隶大名道。1928年直属河北省。


在河北省南部。属邢台市。面积 1107 平方千米。人口72.4万。辖8镇、7乡。县人民政府驻凤凰镇。春秋为晋杨氏邑。西汉置杨氏县(治今址)、瘿陶县(治今县南),属巨鹿郡。东汉瘿陶县为巨鹿郡治。晋省杨氏县入瘿陶县,属巨鹿国。北魏永安二年(529年)析瘿陶县置瘿遥县(治今址),并置巨鹿郡。北齐废巨鹿郡,瘿陶县省入瘿遥县。隋开皇六年(586年)瘿遥县更名瘿陶县,属赵州。唐天宝元年(742年)取“安宁福来”之意改瘿陶县为宁晋县,属赵州。宋属庆源府。金属沃州。元属赵州。明、清因之。1913年属直隶省冀南道,次年属大名道。1928年直属河北省。1940年属晋冀鲁豫边区。1949年属邢台专区,1958年属石家庄专区,1960年属石家庄市,1961年复属邢台专区(1968年改地区)。1993年划归邢台市。地处冀南平原区,南部是古宁晋泊洼地。邢台地区的水系及石家庄、邯郸地区部分水系在县南部汇合成滏阳河、滏阳新河向东北流向渤海。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农产小麦、玉米、谷子、棉花。为全国粮食、畜牧生产基地县。工业有化工、机械、织染、食品、服装、酿酒等。308国道纵贯中部,有公路通邻县。


猜你喜欢

  • 苌广县

    北魏置,为广苌郡治,治所在今四川广元市北广坪河注入嘉陵江处。后废。

  • 盐源县

    清雍正六年 (1728) 改盐井卫置,属宁远府。治所在今四川盐源县东卫城镇。民国初属建昌道。1928年直属四川省。1939年属西康省。1951年县治迁盐井乡 (即今盐源县)。1955年属四川省。在四川

  • 新兴集

    ①在今河南平舆县东北五十六里东和店镇。旧属项城县。民国初设县佐驻此。②一名孟家楼镇。即今河南邓州市西南孟楼镇。清乾隆 《邓州志》 卷5 《集镇》: 新兴集 “即孟家楼,州西南七十五里”。

  • 雷祖祠

    在今广东雷州市城西三里白沙镇白院村。为纪念 “雷祖” 陈文玉而建。陈文玉 (570—638),海康白院村人。陈是百越俚人 (今黎族),唐贞观年间雷州首任刺史。修筑城池,精察吏治,安抚峒落,泽及雷州。后

  • 戒台寺

    又名戒坛寺。在今北京市门头沟区南马鞍山。唐武德五年(622)建,定名慧聚寺。辽代雍熙年间建戒坛。明正统十三年(1448)重修,改名万寿寺。

  • 城门乡

    在今安徽天长县东北四十五里。明、清置巡司于此。

  • 河桥水驿

    在今山东微山县西北南阳镇。《清一统志·济宁州》: 河桥水驿 “明隆庆初,自谷亭镇移此。旧有驿丞,今裁”。

  • 金龙县

    隋大业元年 (605) 置,属冲州。治所在今越南平治天省顺化北香山南岸。大业初属林邑郡。《旧唐书·地理志》 林州金龙县: “因方得金龙,乃为县名。” 后废。唐贞观九年 (635) 复置,属林州。寄治驩

  • 黄汊河

    在今河北大城县东北。《方舆纪要》 卷11大城县: 黄汊河在 “县东北八十里,即易水下流,自文安县分流入境,又东北入武清县之三角淀”。

  • 鼋头山

    在今江苏吴县西南,洞庭山之支岭。南宋范成大 《吴郡志》 卷15: “鼋头山,一名鼋山。在洞庭山之东麓,有石闯出如鼋首,相传以名。一山皆青石,温润光莹,扣之琅琅有金玉声。浙西碑石与压砌缘池,皆取此石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