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孔山

孔山

①在今河北曲阳县西北十五里。《方舆纪要》卷14曲阳县:孔山“山多洞穴,因名”。

②即今河北易县西南五十里孔山。《水经·易水注》:“易水又东径孔山北。山下有钟乳穴,穴出佳乳,采者篝火寻沙,入穴里许,渡一水,潜流通注,其深可涉于中,众穴奇分,令出入者疑迷不知所趣,每于疑路,必有历记,返者乃寻孔以自达矣。上又有大孔,豁达洞开,故以孔山为名也。”

③在今山西大宁县西北三十里。《水经·河水注》:“孔山之上有穴,如车轮三所,东西相当,相去各二丈许,南北直通,故谓之孔山也。”

④在今河南济源市东北二十五里沁河西岸。《水经·沁水注》:“水西有孔山, 山上石穴洞开,穴内石上有车辙牛迹。”《隋书·地理志》:河内郡济源县“有孔山”。

⑤在今湖北广水市东。《舆地纪胜》卷77德安府:孔山,“《元和郡县志》,在应山县”。《方舆纪要》卷77应山县“吉山”条下:孔山“在县东三十里。上有风洞,一名洞山。下有孔山坡。正德中,贼赵燧走死于此”。


古山名。在今山西省大宁县西。《水经注》:溪口水出孔山。孔山之上有穴如车轮,三所。东西相当,相去各二丈许,南北直通,故谓之孔山。


猜你喜欢

  • 药 (藥) 师崖石刻

    在今四川大邑县西凤凰山凤凰禅院背后。《清一统志·邛州》: 凤凰山 “在大邑县西八十里。有药师岩、虎擘泉、骑鲸柏诸胜”。药师崖石刻始凿于唐开成二年 (837),其后五代、宋、元、清均曾增刻。石刻全长15

  • 贳县

    西汉置,属巨鹿郡。治所在今河北辛集市西南大车城。东汉废。《后汉书· 光武帝纪一》: 更始二年 (24),光武驰赴信都,“先击堂阳、贳县皆降之”。《水经· 浊漳水注》: 斯洨水 “东分为二水,枝津右出焉

  • 舒县

    西汉置,为庐江郡治。治所在今安徽庐江县西南三十里城池乡。三国时废。西晋复置,治所移今舒城县。南朝梁废。古县名。(1)西汉置,治今安徽省庐江县西南。三国时废。西晋复置,南朝梁废。两汉及南朝齐皆为庐江郡治

  • 马公店

    即今江苏泗洪县西北马公店。旧属泗县。1912年《安徽省全图》:泗县东有马公店。

  • 宴嘉池

    在今四川井研县北。《舆地纪胜》 卷150隆州: 宴嘉池 “在井研县北一百六十步。池分为两支,郡人多游宴于上”。《方舆纪要》 卷67井研县: 宴嘉池 “在县北五里。井镬诸山之水汇流于此。分为二支,萦带县

  • 宁强县

    1942年改宁羌县置,属陕西省。治所即今陕西宁强县。在陕西省西南部。南与四川省毗连,西与甘肃省相邻。属汉中市。面积 3248 平方千米。人口33.3万。辖12镇、14乡。县人民政府驻汉源镇。明洪武三十

  • 张家庄

    即今河北饶阳县北东张岗乡。清乾隆《饶阳县志》卷上乡村:北“二十五里曰东、西张家庄”。集镇名。在河北省定兴县城西南部。张家庄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 5400。产小麦、玉米、棉花。有毛毯加工厂。北裴公路经此

  • 斗子岩

    在今浙江诸暨市南。《方舆纪要》卷92绍兴府诸暨县:斗子岩在“县南四十里。形高如斗,峻不可上,即胡德济败张士诚兵处”。

  • 乐陵郡

    东汉建安中置,治所在乐陵县(今山东乐陵市东南二十五里刘武官乡西北城子后南)。西晋改乐陵国, 移治厌次县(今山东惠民县东)。北魏仍改乐陵郡,还治乐陵。辖境相当今山东滨州、乐陵、阳信、无棣、利津等市县地。

  • 石台县

    北魏孝昌三年(527)置,属汝北郡。治所在今河南汝州市西四十里石台村。北周为石台郡治。后废。(1)古县名。北魏孝昌三年(527年)置,治今河南省汝州市西石台街。属汝北郡。后废。(2)今县名。在安徽省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