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阴县
西汉改汝阴县置,属汝南郡,为都尉治。治所在今安徽阜阳市。东汉改为汝阴县。
见“汝阴县(1)”。
西汉改汝阴县置,属汝南郡,为都尉治。治所在今安徽阜阳市。东汉改为汝阴县。
见“汝阴县(1)”。
①即今四川泸县北桐兴乡。清嘉庆《泸州志》卷2:兴隆场“距州一百里”。产煤。②即今四川安岳县南六十里兴隆镇。清道光《安岳县志》卷7:兴隆场“在治南六十里”。③即今四川中江县西南兴隆镇。清光绪《潼川府志》
①古尧都。在今山西临汾市西南十八里金殿镇。春秋时为晋大夫羊舌氏邑。晋顷公十二年(前514)置平阳县。《史记·五帝本纪》 正义引《帝王世纪》云:“尧都平阳,于《诗》为唐国。”《汉书·地理志》河东郡平阳县
亦作凉封县。南朝梁置,属南巴郡。治所当在今广东电白县境。隋开皇十八年 (598) 改为义封县。
在今江苏武进县西北七十里孟河东黄山。《方舆纪要》 卷25常州府金坛县: 黄山,“ 《江防考》: 黄山门在包港江心,水流湍捍,盗贼出没之地,又当镇、常郡之交,上下了望,几及百里,实京口之门户也”。
在今河北承德市避暑山庄之北。清乾隆二十年 (1755) 建。据乾隆御制 《普宁寺碑记》 载,是年五月平定厄鲁特蒙古准噶尔部头目达瓦齐发动的武装叛乱,冬十月在避暑山庄封赏厄鲁特蒙古四部首领时,决定依西藏
或作卫藏四如。西藏吐蕃王朝(约629—842)全境建置名。吐蕃建政后,先后兼并境内十余小邦,于其故地统一设置了称为“如”的军政区域四个,即:乌如(中央翼,约当今拉萨市辖各县),要如(左翼,即云如,约当
即今福建莆田县东南小屿岛。明洪武年间置巡司于此。嘉靖十三年(1534)废。
即今江西永修县西北虬津镇。清同治《江西全省舆图》卷14:建昌县西北有虬津。
在今贵州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东十里。《方舆纪要》 卷122思南府沿河祐溪长官司: 鬼岩山在“司东十里。高百丈,延袤二十余里,为江东诸山之望”。
①1913年置,属山西省。治所在代县(今山西代县)。辖境相当今山西保德、静乐、忻州、定襄、五台等县市以北地。1914年改名雁门道。②1913年置,属奉天省。治所在辽源县(今吉林双辽市)。辖境相当今吉林